第271章 去当一条咸鱼(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再漫长的宫道,也有走到尽头的时候。
  夜色深浓,空气中弥漫着寒凉秋意。豫王道:“我送你回去。”
  苏晏婉拒:“下官的车就停在东华门外,王爷不必再送。”
  于是豫王拿走了苏晏手里的提灯,又道:“那你送我回去?反正你家与我王府所在的坊相邻,正好顺路。”
  苏晏找不到再次拒绝的理由。而且想到豫王今夜送他入宫,算是帮了大忙,便邀请他上了自己的马车。
  一路无话。马车先到了位于澄清坊的豫王府门外,豫王下车前,忽然对苏晏叮嘱了一句:“你要小心我母后。”
  苏晏:“!”
  豫王:“我今早不是去慈宁宫了么,看见宫女拿了一篮断头花出来丢弃。”
  苏晏:“断头……花?”
  “咔嚓。”豫王把手指做成剪刀样,往苏晏的脖颈上阴森森地一比划,“我母后喜爱插花,可她心情焦躁愤怒时,就会忍不住把插好的花杆给剪了。心中杀意越盛,剪的位置越高,所以叫断头花……对了,有次母后与我皇兄发生争执,转头就把自己最喜爱的极乐鸟给活活捏死了,又将鸟尸送去给我皇兄。”
  苏晏听得五脏六腑都拧巴起来,下意识地缩起脖子,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豫王趁机揽住他的肩膀,往自己怀里带:“放心,本王会护你周全。不过你最好去我王府住一阵子,先避一避我母后的气头,容我慢慢说服她。”
  苏晏惜命,可还是觉得住进王府十分不妥——万一被人误会是豫王的新“知己”呢?虽说豫王自称已经修身养性大半年了,但毕竟有前科。于是他推掉了豫王的手,摇头道:“下官并非王爷的府臣,贸然住进王府平白惹人非议,委实不妥。”
  豫王不喜欢他这种故意拉开距离的腔调,挑眉道:“我去你府上叨扰一阵子也行——那沈柒不是借花献佛,把我买的宅子转给了你,还重新修葺过?够住不少人了。”
  苏晏知道豫王是不放心他的人身安全,唯恐太后对他不利,可又不好明面上和母亲对着干,所以用这种看似死皮赖脸的方式来保护他。他心里有些感动,却不得不拒绝:“感谢王爷厚爱,但真的不必。下官可能很快就要启程,去南京。”
  “——南京?”豫王面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你就这么舍不得朱贺霖那小崽子?”他讥诮地压了压嘴角,“呵,这是今夜新得的旨意?出了春宫图这事,竟然还能容你与太子厮混,看来我那皇兄还真是……宽宏大量。”
  最后一个词充满了浓浓的讽刺意味。苏晏不乐意听豫王嘲讽皇帝,但也不好再像以前那样对他又骂又甩巴掌,无奈叹道:“你能不能……对你哥好点儿?”
  你问反了,应该是我哥能不能对我好点儿?顾及苏晏的心情,豫王没把这话说出口,只沉着脸道:“去就去罢!记住,别跟那小崽子真弄出什么事来。皇兄的脾气我清楚,看着沉稳矜持,其实虚伪又心狠,别以为到了利弊取舍的时刻,他还会顾念什么往日情分。”
  苏晏知道十年圈禁是豫王心中解不开的结,无论憋屈还是怨恨,都不是他几句劝解能消除的,只能长叹口气:“在你看来,我苏清河就这么饥不择食?”
  豫王意有所指地哂笑起来:“也是,山珍海味你都吃过了,如何还看得上田里没长熟的小白菜?”
  苏晏严重怀疑“山珍海味”指的是豫王自己——丫就是个自恋狂!至于这个“吃”字的含义,就更加下流了。
  他把豫王推下了车厢:“少特么皮里阳秋的,该干嘛干嘛去吧!天工院还不够你折腾?”
  -
  翌日,苏晏准时去上早朝,不出意外地接到了离京赴任的敕令。
  出乎意外的是,官职竟然是“南京礼部左侍郎”。
  苏晏盯着圣旨上这七个字看了良久,觉得有点滑稽。
  六部之中,吏部最有权力,户部最有钱,礼部最清贵。左侍郎是各部的二把手,职位仅在尚书之下,官居正三品。
  因为改革马政、抚绥陕西、铲除邪教、订立地方官吏管理考核制度等等功绩,他一下就从正四品跃到了正三品,堪称窜天猴一样的擢升速度。
  ——如果前缀没有“南京”两个字的话。
  多了这两个字,就从纯金变镀金了。
  因为是南京是陪都,是京城的备份,所以大铭朝廷也比照着京城六部,设立了南京六部,作为备用的领导班子。
  见过球场上候补队员们坐的万年冷板凳吗?就是那个位置了。
  一般什么样的官员会被打发去南京任职呢,大概就是上头觉得碍眼讨嫌的、被同僚排挤混不下去的、快退休只想平稳过渡的……总而言之一句话:金陵养老院,热忱欢迎您。
  更悲催的,还是“南京礼部”。
  若是一定要在养老院中排出权重名次,“南京户部”应该分量最重,毕竟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都由它负责征收,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等,算是肥差。
  接着是“南京吏部”,负责南京地区官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因为京城吏部不得干涉,故而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也算是猴子称大王。
  再次是“南京兵部”“南京刑部”。前者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有五十个卫所的兵权。后者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有地方司法权。
  再再次是“南京工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