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迎亲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三岁穿越,十岁家破,八年流离。她已经习惯辗转各地,不断改变环境,永远寄住在别人家。

    这与过去并无太多不同,只不过从晏家变成了谢家。

    谢家……也不过是一个新的工作单位。

    程丹若阖上眼皮,酝酿睡意。

    片刻后。

    她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此前被埋入心底的不安悄然冒头。

    婚姻是她考虑过后的选择,但这毕竟是从未经历过的事,有太多的不可预知。

    今后种种,会与她所想的一致吗?

    她和谢玄英,会是一对合拍的合伙人吗?

    --

    霜露院。

    正屋铺了新床,今夜,谢玄英只能睡在书房。

    毫无睡意。

    他在心里过了一遍明日亲迎的流程,各种对答,又想了一遍家中的准备,反复推演可能的意外。

    明日下雨怎么办?亲迎路上被人拦道怎么办?马和轿子出了差池怎么办?晚上被人灌酒怎么办?

    他强迫自己去推演每一个可能坏事的环节,确保至少有两个应对之法。

    饶是如此,心底总有不安,生怕出现什么完全无法意料的问题。等到强迫似的预演完毕,方才微微松了口气,又开始思量别的事情。

    成了婚,他和丹娘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

    他可以放心地对她好,替她挡风遮雨。

    丹娘受过那么多的苦,我既然成了她的丈夫,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谢玄英踌躇满志地想了半夜,凌晨时分,方才迷糊了片刻,只惦记着时辰,不到卯时就惊醒,赶紧拿起怀表看了一眼。

    卯时未到。

    他松口气,干脆直接起身,冷水泼了两把脸,立即清醒。

    十月初二,黄道吉日,宜嫁娶。

    早晨的天有点阴,谢玄英换好公服,往外头看了好几眼,生怕落雨。

    好在随着天色渐亮,云层散去,出了大半个太阳,驱散了初冬的寒意。他松了口气,与已经起身的靖海侯一道去祢庙,告知祖宗今日自己成亲。

    而后,父子两人再去正厅走流程。

    靖海侯:“躬迎嘉偶,釐尔内治。”

    大意是,去接你老婆,以后管好自己的小家。

    谢玄英:“敢不奉命。”

    吉时到,出门迎亲。

    天气很好,虽然有些凉意,但天高云阔,仍有深秋余韵。冬夜雪乖巧活泼,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唢呐声热热闹闹。

    昨夜他担心的事,一件都没发生。

    就是……他轻提缰绳,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老有人不看路。

    这么显眼的队伍在路中心走,人瞧见了,却偏不避开,傻愣愣地立在原地,非要他驱马避开不成。

    若非平民贵胄皆有,他都要怀疑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故意捉弄了。

    有惊无险地来到燕子胡同,主婚人王尚书。

    他错过了看好的孙媳,错过了给谢玄英做媒的机会,实在不甘心,夺走了曹阁老的主婚人之位,此时正抚须含笑,朝他招呼:“新郎官……呃……”

    王尚书脸上露出了微妙之色。

    谢玄英心里一惊:“大宗伯?”

    王尚书欲言又止半晌,摇头叹笑,道是:“良月东君簪宫花,娉婷三年不肯嫁。六十年后思三春,却说金雪乌骓马。”

    他随口而作,并不合律,可一旁的女家宾客听了,竟然纷纷击掌赞叹。

    “确是应景之作。”

    “不愧是王厚文。”

    “诗中有景,景中有情。”

    更有甚者,应和道:“何止三年不肯嫁?京城有女皆惆怅。珠黄玉老锦缎旧,白头犹悔见谢郎。”

    又有人笑言:“老夫也来一首,嗯——晨起对镜细梳妆,独上高楼觅君郎。天上人间谁能比,愁煞春闺美娇娘。”

    谢玄英:“……”

    今天是吉日,不能发脾气,他只好默默看着老师的客人,等他们自觉散开。

    这群文人雅士几乎每人都来了两句,这才允许赞者引新郎入内。

    王尚书进去,和他走相应的礼节。

    谢玄英:“受命于父,以兹嘉礼恭听成命。”

    王尚书:“固愿从命。”

    走完,程丹若就被引到了厅中,拜别父母。

    台词也是固定的。

    晏鸿之说:“往之女家,以顺為正,无忘肃恭。”

    洪夫人说:“必恭必戒,毋违舅姑之命。”

    程丹若平淡地应下,四拜。

    而后,喜娘扶着她的手,送她上花轿。

    谢玄英松口气,接下来把人接回家就行了。

    回程是另外一条路。

    仍然不停遇到不看路的人,街道两边还多了数不清的人围观,不知道为何,他们都不捡喜钱,眼珠子直直盯着他,窃窃私语,只乐坏了小乞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