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变钞?我从这跳下去都不会变钞!(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模拟?纸钞的历史演进这种事情该如何模拟?”   “玩个文字选择型的仿真游戏。”姜星火笑着说道:“让你们身临其境地做出选择,你们就能体会到,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精心设计、维护的钞法玩坏了的。”   “.当然,有可能你们选择的结果,还不如元朝的统治者。或许正是因为伱们的选择,才会导致钞法更快地崩坏。因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做抉择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无可奈何。”   “我不信!”李景隆忽然开口反对。   姜星火问道:“不信什么?”   “我不信我会不如元朝的统治者!”   “我不信我做出选择后,钞法崩坏的速度比历史上的实际速度要快!”   “可以不信。”姜星火耐人寻味地说道:“那你不妨说说理由。”   “理由很简单。”李景隆的回答很直白,“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虽然我不太清楚元朝的钞法是怎么败坏的,但料想怎么也得是个漫长的过程,最起码要比大明宝钞持续的时间长吧?如果是做选择的游戏,我只需要每次都趋利避害,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将钞法维持更长的时间。”   “毕竟。”李景隆促狭地笑了,“元朝的钞法,有色目学者计算发行量,各地有平准库兑换金银,大明宝钞没有这些,还维持到现在了呢。”   听了这话,隔壁密室里的夏原吉顿时尴尬不已。   这就像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一样。   因为大明宝钞这东西,确实设计的不如元朝的,而且也确实是在他夏原吉的任内一步步崩坏的。   洪武年间,夏原吉从户部主事做起,就开始管着这摊子事了。   但夏原吉也很委屈啊!   钞法这东西,又没有抵押物,皇帝一没钱就开印,那年年贬值,我有啥办法?   但你能把这口锅甩给皇帝吗?   所以,夏原吉默然无语,以沉默对抗尴尬。   而朱棣却忽然开口。   “夏尚书,你说姜星火的文字仿真游戏在那边玩,我们这边来同时商议着做选择,那么我们选择出的结局会不如元朝的统治者吗?”   “臣觉得不会。”夏原吉觑着朱棣的脸色谨慎回答道,“陛下英明神武,臣也算对财政熟稔,又确实有蒙古人的前车之鉴.怎么都不会不如元朝统治者吧?”   朱棣微微颔首,显然他也是这么想的。   墙内。   姜星火缓缓说道。   “这个文字游戏叫做——货币游戏:模拟元朝。”   李景隆攥着树枝说道:“既然是游戏,总该有个规则。”   “当然有规则,而且并不复杂。”   姜星火从他手里抢过树枝,在地上划拉出了汉字和数字。   “决定游戏结局的,就是由两组数字、三条国策以及特殊事件所组成的游戏规则。”   朱高煦兴奋说道:“姜先生,快快说来!”   “两组数字——国运,财政,初始值都是100。”   “三条国策——镇压,扩张,变钞。”   “特殊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丰收、旱灾、蝗灾、黄河决堤等。”   【镇压:镇压为史实事件可选择,镇压必定成功,每次镇压-5点财政,不镇压-5点国运】   【扩张:扩张为史实事件不可选择,结果遵循史实,每次扩张-10点财政,成功+10点国运,失败-10点国运】   【变钞:变钞后财政重置为上次峰值的80%】   李景隆微微挑眉,他对这个从来没玩过的游戏,开始起了兴趣。   “那这个文字游戏是怎么进行的呢?”李景隆问道。   姜星火解释道。   “在假定收支平衡的理想财政状态下,我会从南宋灭亡第二年开始口述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从而让作为元朝最高统治者的你们,对某一年发生的事情进行抉择。”   “而游戏结束有两个条件。”   “第一,自然是国运归零,游戏彻底结束。”   “第二,则是财政被迫归零,触发【变钞】,游戏算暂时中止。”   “而你们既然不相信自己玩钞法,还不如元朝统治者。那不妨自己来做抉择,看看触发【变钞】的时间,与史实时间相比,是更短还是更长,亦或是一样。”   “俺也不信俺玩钞法还不如蒙古人!”   朱高煦的好胜心被激了起来,嚷嚷道:“俺就这么把话放着了,俺当皇帝就是饿死,从这树上跳下去,俺都不会触发【变钞】!”   “即便是真的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被动触发了【变钞】,那俺的时间也一定撑得比蒙古人要久得多!”   听了这话,姜星火咬着嘴唇不太厚道地笑了。   “有意思,有意思!”   这下子,不仅是墙内的李景隆和朱高煦,就连墙外密室正在窃听的朱棣,眼神里也散发出了光彩。   “用数字来模拟国家的情况吗?”朱棣伸出手指对着空气勾勒,“夏尚书觉得这种方法如何呢?”   夏原吉微微欠身,认真作答:“聊做游戏倒是不错,但毕竟跟治国还不是一回事毕竟国家太大了,变数也太多了,哪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加减,就能说得清呢?”   “说的也是。”   朱棣颔首,倒也没有太过深究。   夏原吉原本以为朱棣的疑问已经过去了,但没想到朱棣复又回头说道。   “哦对了夏尚书,朕倒是由此启发,想起来了一件事情。”   “陛下且说。”   “你回去以后,安排部里能干的吏员,以洪武元年的各项财政数据为100,对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