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河文明(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好处就是能团结诸藩勋贵,让他们有新的地方去发力,去争夺功勋和财富,同时海外贸易也能为国家带来海量的财富。   有了财富,心气极高的朱棣,才有基础去实现自己的文治武功,成就自己的永乐盛世。   否则,那就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从老百姓这块石头里榨油了,那又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另一点,则是通过下西洋,朱棣能够培养脱胎于传统势力的新的利益阶层,而这股新的利益阶层,在最初,肯定是受他掌控,能够大力支持他的,有助于朱棣摆脱以建文旧臣为主的文官士绅阶层的束缚。   但朱棣也知道,下西洋的好处这么多,不可能没有坏处。   这个坏处,就是像自己的二儿子所说的,下西洋会培养重商习惯的形成,而商业贸易总是需要交流的,也就意味着传统的安土重迁的农业基础会被动摇,整个国家赖以维系的集权体制,是否也将动摇?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反而会影响他们老朱家的统治。   之前朱棣曾经设想,只由皇室出面,以皇室的名义下西洋,但现在既然采纳了姜星火的建议,绑架了诸藩和众勋贵一起下西洋,那么这个雪球,肯定是会越滚越大的。   所以,动摇集权体制这个问题即便暂时不会产生,将来也会产生的。   在某些点上,朱棣跟他爹朱元璋一模一样,从来都没有指望后人智慧的习惯,都想自己把事情给解决了,规矩给定下来,免得后世儿孙太废物解决不了。   或者说,这也是“能力越强,责任感越大”的某种体现吧。   而新歪脖子树下,姜星火思考了剎那,也缓缓开口道。   “重商习惯不一定会导致集权体制崩塌,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从同样的学术视角来探讨。”   “之前我们了解到,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集权体制也是因此形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河文明天然地就将海洋视为边界,嗯就仿佛九州岛是棋盘,北面的大漠、西面的高原、南面的丛林、东面的海洋,都是这个棋盘的边缘,是没法下棋的,对不对?”   李景隆微微颔首,附和道:“确实如此,若非兵败无奈,没有哪个势力是愿意往海上退缩的。”   “张士诚、方国珍那些残部,若是能在陆地上站住脚,也不会跑到海上.大海茫茫无际,委实是难以寻找,但也同样难以生存。”朱高煦亦是补充道。   姜星火笑了笑,指着地面上之前画的地图说道。   “所以啊,这就是地理环境的限制,但是我们如果换一个所有人都未曾设想过的视角呢?”   “譬如?”   姜星火没有说他的新视角是什么,反而插了一个问题。   “先说另一个问题,你们觉得集权体制的基础是什么呢?”   李景隆沉思几息后回答:“制度。”   朱高煦则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武力。”   隔壁密室里的几人,也陷入了思索。   “是有限的人均资源。”   姜星火干脆说道:“所谓的集权体制,就仿佛一群人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孤岛上生存,刚开始岛上的资源还算充足,所以大家都比较和气,哪怕是起了冲突,也是有礼有节、点到为止的那种,譬如春秋,这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国人和野人,难道不正是因为当时田地资源没有完全探索开发,城的外面还有很多空地,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吗?而田地和粮食,就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源。”   此言一出,隔壁密室里的几位人精,顿时感觉自己好像领悟到了什么东西。   在此之前从来都没有人给他们点破,这些大明帝国的高层决策者,集权体制无疑是跟自身紧密相连的利益相关,但却没人知道到底是个怎么回事,这个概念的内核究竟是什么。   顾成的目光,也变得有些深邃了起来。   平心而论,他开始真正有些相信,隔壁的这位,真的有仙人之能了。   一语道破天机,不是仙人是什么?   而姜星火的话语,还在继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