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诏狱扫盲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设立乡级收税机构,所需要人员的识字、懂术数、廉洁、异乡人,四个条件里,后两个已经满足了,那么再来看看前面两个能否满足。如果可以,那么①和②也就都具备了可行的条件。我们再继续③。”   夏原吉看着地面上井井有条的程序,愈发地感慨。   这似乎,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   姜星火继续说道:“先说懂术数,伱们觉得完成收税需要了解术数到什么地步?需要多久才能训练一个人弄明白?”   “虽然俺整不明白。”朱高煦指着地面说:“可俺觉得,起码也得十年八年吧?毕竟那些帐房从学徒干起,一般也就是小十年,才能当上‘大算盘’。”   作为天底下最懂术数之一的人,夏原吉倒是给出了不同的理解。   “一年就差不多了帐房那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不肯教真的。”   事实上,这也是夏原吉根据他的数学知识,得出的结论。   华夏文明并非没有点“数学”这个学科点,事实上,华夏文明的数学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这种领先,是以千年来计算的。   至于姜星火前世看得无脑历史小白爽文里,动不动就九九表震惊秦始皇,那更是扯淡!   须知道,春秋时期的《管子》就已经提到“安戏作九九之数以应天道”;在战国时代,九九口诀已经相当流行,诸子著作如《荀子》等已把乘法口诀的文句作为论证来引用了。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祖冲之更是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也就是《九章算术》所提到的割圆术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上千年。   那么,既然华夏文明的数学研究历史如此悠久,为什么后来落后了呢?   是我们缺乏总结性的书籍,以至于后人要重新摸索前人走过的路吗?   不是的。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   不说基础和进阶数学问题基本囊括,也可以说是说所漏着百不存一了。   根本原因在于华夏文明的数学,作为单独的学科,在古代封建王朝与农耕传统造成社会风气的压制下,先天性地缺乏重视和普及,仅限于“够用就行的状态”。   那么怎么打破这种状态呢?   姜星火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第一,降低数学的学习门槛,推广(非发明)更容易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第二,完善数学的形式逻辑,撰写由易到难,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数学教材。   形式逻辑在中国没有发展的结果是,我们的华夏文明见长于归纳,但是缺少形式逻辑,缺少演绎的、严格的框架,同样缺少严谨的定义。   譬如数学上有二项式定理,中国历史上有杨辉三角形,展开以后实际上就是二项式定理,但是它的表述和思考方法不一样.杨辉三角是中国古时候的数学家为解决高次开方问题找到的工具,但当时的著作中没有给出具体推导过程,所以后世人只能认为杨辉三角是当时的数学家通过归纳总结发现的。   而二项式定理不同,是逻辑推理演绎出来的,牛顿给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公式和推导过程。   而【定义】【逻辑】这些,无不是近代科学之基础。   在姜星火的心中,【定义】【逻辑】【教材】的推广普及,远远比自己一个人狂点科技树,要强得多得多!   不重视根基而妄图盛开。   便犹如剎那之烟火,过眼之云烟。   科学基础与体系的创建,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才是真正能造福千秋万代的事情。   否则等自己死了,大明的科技不又回到了老路?   这便是群众史观的另一种解读了。   不管是推广数学还是点科技树,同样也需要无数千千万万受过基础教育的人,经过筛选、过滤,去从事相关研究。   这些人中,或许有些人会去从事其他与科学和数学无关的工作和职业,但是当他们看到熟悉的让人头痛的数学知识时,还是会回想起年少青葱时的那段岁月,彼时种种难题,又何尝不是对未来命运的某种解答呢?   姜星火思绪飘忽,也不过是剎那之事,最终归于眼下。   他只说了三个字。   “三个月。”   “什么?”   朱高煦和夏原吉齐齐惊愕。   这个数字,跟他们提出的十年八年,或是一年,差距都有些过大了。   大到他们觉得姜星火是在开玩笑。   “我说三个月这是往长了说的。”   见两人不解,姜星火解释道:“你们觉得收税需要多高的术数本领?加减乘除,不够吗?只是让他们收税,不被轻易哄骗了就行,最后还得往上一级报呢,自然有更加专业的术数先生来做帐、核帐。”   “加减乘除。”朱高煦挠了挠大胡子,“也挺难吧。”   夏原吉忍不住提醒道。   “一百个人里,有九十多个是不认字的。”   “不需要认多少字,就用阿拉伯数字,做帐也是如此。”   “那涉及到多余的数怎么办?”   夏原吉同样以手代笔,在地面上写下了“三又一分四厘一毫六丝”,这是日常用到圆周率的文字表示。   姜星火直接写了3.1416。   “加个点。”   夏原吉愣了愣,旋即恍然。   确实简单地多。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姜星火前世,很多学生认为“分数”、“平方”、“开方”也是舶来词,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