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前夜【求月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毕竟此时的内阁还不是明朝中后期的内阁,根本没有那种一人之下的滔天权势,仅仅还是帮助皇帝筛选分流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而已。   可是今天,胡广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杨士奇。   杨士奇竟然说出了“慎重考虑”四个字,足见他是认真对待这份奏折的,并非随口敷衍。   而且前几个看过奏折的人则是各个色变,这更让不明真相的胡广不由地感到十分意外。   “嗯。”   朱棣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说道:“杨卿谏言该慎重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诸卿,这事关乎我大明社稷存亡,朕希望你们看后,能够畅所欲言,给朕提提建议。”   众人齐声答道:“遵旨。”   这下,还没看到奏折的胡广、胡俨、杨荣,心头就愈发迷惑了。   到底是什么奏折,内容能上升到“关乎大明社稷存亡”的高度?   而当胡广接过奏折时,内心关于杨士奇刚才为何失态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变法八策疏》   开头无比熟悉的三句话,就吓得胡广手中一哆嗦,险些把奏折摔到地上。   “臣尝闻,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话不是王安石说的,而是反对变法的政敌司马光扣给王安石的,但用来形容王安石更化,却再准确不过。   果然,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   “这是谁发疯了?”胡广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不可遏制的念头。   须知道,这是大明!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他老人家,早就定下了可以让后世子孙沿用千秋万代的祖制,你给我来一句祖宗不足法?   而且,大明的皇权神圣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程朱理学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天人感应”学说,你给我来一句天变不足畏?   至于最后一句,虽然在文官眼里,老百姓不算人,但代表他们说话的、掌握了话语权的士绅阶层算人啊,你给我来一句人言不足恤?   你想把朱元璋、皇权、士绅阶层一并掀翻,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胡广的目光急速下掠,看到了最后结尾处的署名。   道衍。   那没事了。   胡广手里的奏折,前两页,是总纲。   而后面每一页,则各自详细写了对应的更化变法内容。   胡广越看越心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尤其当他看到第一条“考成法”三个字时,心跳加速得厉害,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   胡广死死咬住嘴巴,强压下内心涌起的震撼和恐惧。   在这一条里,道衍简略地写了姜星火所讲考成法的大概内容,但即便是大概内容,依旧把胡广这个素来胆小的人吓得心惊肉跳。   这里便是说,胡广胆怯非是辱他,而是事实如此。   建文二年,朱棣的物理探亲行动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此时建文朝廷也迎来了第一次殿试。   胡广与同乡王艮一同参与殿试,试官议定本应该由王艮夺魁,但朱允炆这小子还是个颜狗(也是殿试的传统习惯,看脸选状元),因王艮其貌不扬,被建文帝黜为第二名榜眼。   而胡广则写下了暗讽朱棣的“亲藩陆梁,人心摇动”一语,朱允炆大喜,钦点胡广为庚辰科进士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并赐名靖,授翰林修撰,阶承直郎。   当然了,既然胡广眼下待在这里,而榜眼王艮没待在这里,哪怕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应该也猜测到了点什么。   数月前,当燕王朱棣挥师渡江攻入南京城时,王艮、胡广、解缙、吴溥四人聚会,胡、解各有慷慨陈词,独王艮哭泣不言。   吴溥之子以为胡、解会自杀身殉建文帝,吴溥认为胡、解只会讲空话,真正忠君爱国的是王艮。   话还没讲完,却听到胡广大声对家人喊道“外面很喧闹,小心看好猪”,吴溥笑道“连一只猪都舍不得,难道舍得生命吗?”   不久,王艮自杀,胡广、解缙迎附朱棣,胡广升为侍讲,恢复原名广。   所以之所以在座的内阁成员看完后,除了杨士奇今天出奇地大着胆子发声,其他人一言不发,这便是原因所在了。   在场没有硬骨头,敢跟朱棣对着干的文臣,早就被族谱消消乐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