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发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矛盾之法,可解太极阴阳,可探究天理真相,可明世间万物发展之规律。”   “然矛盾者,却非只有矛与盾两面。”   “需知其然,解其道,方能调和阴与阳,以致中庸。”   姜星火的声音轻柔而温和。   他的每一句话语,似乎都融入了某种玄妙深邃的意境。   令在场所有人的思维,仿佛都跟随着他的声音而跳跃。   这是从来都没有人探索过的方向,数百年来,无数代理学宗师前赴后继,试图探索出“天理”究竟是什么,但最后,却都纷纷止步于“气生太极,太极与无极合一”。   换句话说,他们只做到了“一生二”,并且能确认“三生万物”,但是中间论证“二生三”,也就是太极如何在万事万物上运动,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天理,无法论证出来。   这是程朱理学的终极难题。   没有人会想到,今晚,他们将从这位年轻的国师口中,得到这个终极问题的答案。   而在此之前,这位国师,还是他们口诛笔伐,势要叩阙除掉的“奸臣”!   而且,在柳树下沉思的凤雏大人,隐约感觉到,国师的目的,似乎并不仅仅是解开这个程朱理学的终极难题,而是有着某些更深层次的含义。   但这个更深层次的含义,他还暂时想不透。   宋礼看向太平街上。   直至,姜星火将这关于阴阳和矛盾、动静与运动的一番话彻底阐述完毕。   整条太平街上,已经陷入了死寂般的安宁。   唯独,一阵风吹拂过来,卷起一阵凉意,才让他们从那种奇特的状态醒转过来。   他们是读书人,也是年轻人,谁的心里,没有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呢?   须知道,正是因为血未凉,才会有今日聚众叩阙啊!   此时,此刻。   稍有理学认知,稍有学术进取心,稍有对宇宙至理探索之志的学生们,都不可能对这样当众听到终极问题得到解决而无动于衷的。   毕竟,在这个年代,理学就是很多读书人的一切。   理学的根深蒂固,不仅仅在于它只是科举的敲门砖。   更重要的是,它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乃至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理学。   所以变法如果不从理学上面找到理论依据,不能做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那么先天的舆论就处于极度劣势。   这种事情,无论是学贯三教的道衍,还是号称道门硕儒的张宇初,都做不到!   只有一人,能担此任。   而“矛盾”之说甫一现世,就无异于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   任谁都知道,用矛盾来解释太极阴阳,乃是最巧妙不过的办法,而且矛盾一旦与运动相联系,便如阴阳鱼流转开来。   太极,不再是死的、静止的!   而是时时刻刻、每时每刻都在流转不休!   这就是,道啊!!!   呼啦啦!   一剎那间,几乎前排大多数跪坐着的人,都心头澄净地朝着那青衫国师拜倒。   “——请国师传道!”   不知是谁率先喊出了一声。   紧接着,更多的人都跟着高喝了起来。   “请国师传道!”   “……”   浩荡的声浪,如滚滚潮水,回荡在这座古老的城池当中。   绝大多数人此时的心情都是无比地震撼,哪怕再迟钝的人,也知道,眼下,他们将亲眼见证历史了!   听着排山倒海般的呼声,姜星火的心绪也出现了几分激荡。   他勉力压住心头起伏,开口说道。   “矛盾之法,其一,曰普遍性与特殊性。”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所谓‘二元’,表万物之对立性及根源之虚实相成。”   “二元者,对立也,这便是为何我说阴阳乃是矛盾。”   姜星火随口讲了矛盾之说来源的小故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讲完小故事,姜星火提问道。   “何谓矛盾之普遍性?”   姜星火随手指了指第三排的一个监生。   “这位生员,你不妨来回答一下。”   被点到的监生受宠若惊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大概便是说,矛盾乃是太极阴阳,既然天理存乎于万事万物,那么太极也存在于万事万物,矛盾也是如此,所以具有普遍性.便是说,事事有矛盾。”   这是程朱理学的天理观,把太极阴阳替换成矛盾,几乎毫无滞涩就能理解,为什么矛盾存在于世间万物中。   因为天理和太极就是这么存在于世间万物中的。   “你讲的很不错。”   姜星火颔首予以认可,随后继续道:“不过,这只是矛盾普遍性的第一种表现。”   众人闻言微微怔然,非止一种?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或者说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中,这没错。”   “但矛盾普遍性,还有另一种表现。”   “那就是任何一件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说罢,姜星火左手舒展竖立,右手并指如枪,做矛盾状。   左右手互相推拉,运动不休,矛盾永无休止。   大约明白,这些国子监的监生和教师,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