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庙算议事,两种统一的方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第一场戏就是曹魏阵营的庙算议事。
  电影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讨论南征刘表。
  议事重点不是南征刘表,所有人都知道北方平定,南下已是必然。
  大一统在即,曹操登基就在眼前。
  到时候所有人都有从龙之功,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而刘表的信息,荆州不断有情报传来。
  刘表处于病重状态,背上生疽。
  背疽是一种由病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疾病,局部红肿、软化、破损、流脓等。
  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严重时可引发并发症。
  在现在社会,各种抗生素药一用,不算什么。
  古代社会就不是小病,有感染风险。
  年轻一点能扛过去,刘表都六十七六十八岁了,死到临头。
  而刘表年老,疑忌,只想自守,更宠溺后妻蔡夫人,妻族蔡瑁等得权。
  有了后妈也就有了后爹。
  长子刘琦遭遇排挤,次子刘棕受宠。
  刘表要死,看样子要立小儿子。
  这荆州不像是能长久的样子。
  刘表在的时候,各个门阀势力还能听话。
  刘表一死,群龙无首,人人都想着退路。
  自古以来具有中原,就能拥有天下。
  天下到了定鼎的时候,这个时候赶紧投降,还能在利益划分中拥有话语权,保住家族地位。
  负隅顽抗,有抄家灭族的风险。
  以至于,荆州门阀世家大多暗中和曹操眉来眼去,传信者不可计数。
  只等刘表一死,丞相到来,立刻开门相迎。
  所以荆州各种情报雪片一般的飞来邺城(灭袁绍后,曹操幕府迁到了邺城,汉献帝仍住在许昌),什么都有。
  刘表早上吃了什么,不到中午就能流传出去。
  到达曹操手上的时间,只取决了送信人的速度。
  所以曹操核心团队的庙算议事,也就是战略决策讨论。
  不是打荆州,也不是杀刘表。
  而是如何进行大一统。
  随着讨论不断进行,各种意见逐渐汇总,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
  荀彧的主张是:“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简单来说,天下到了定鼎的时候,南方不堪一击。
  曹丞相您所到之处,各地无不纳头便拜。
  咱们拿下荆州大一统就妥了,南方马上投降。
  马上开干,马上赢。
  赢赢赢赢赢。
  荀彧并非一般人,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
  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
  永汉元年(189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
  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后料袁绍不能成大事而投奔曹操,任司马。
  跟了曹操十多年,而且地位很高。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东征,袭占兖州,荀彧领导保卫兖州三城。
  后建议曹操“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使其收复兖州,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基地。
  建安元年(196年),劝曹操迎汉献帝建都许县,得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曹操征战期间,主持后方事务,助他战胜张绣、吕布、袁术、刘备等,使之成为北方唯一能与袁绍抗衡的势力。
  官渡之战中,他劝阻曹操退军的企图,使曹军反败为胜。
  战后又建议曹操暂缓南征,乘胜追击袁氏,迅速平定冀州。
  不仅如此,荀彧侄儿荀攸也是曹操重要谋士。
  去年病死易州的郭嘉,是荀彧推荐给曹操,对郭嘉有举荐之恩。
  早年袁绍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经常威胁曹操。
  郭嘉坚决主张通过决战消灭袁绍的割据势力,他分析了袁曹之间的优劣,得出了袁有十败、曹有十胜的结论。
  这些战略层次的正确分析,对曹操统一北方帮助极大。
  荀彧资历深,功劳大,势力也大,建言的分量很重。
  不过有人有不同意见。
  这个人就是贾诩。
  贾诩的建议是:“已破袁绍,如今,汉水以南即将收入囊中,威名远著,天下必定统一。”
  “若是凭借楚国旧都江陵城内的丰饶物资,用以褒奖士吏、安抚百姓,使人们安土乐业,则不需要劳师动众,就可以让江东稽服了。”
  贾诩主张拿下荆州后,不急着发动大一统战争,先稳一手。
  首先。
  利用荆州,经营好荆州,不仅是有一个好名声,还可以好好训练水兵。
  毕竟现有的士兵大多北方人,开凿出来池子里练兵,和真正的大江中训练是不同的。
  其次。
  北方统一,拿下荆州,大一统属于必然。
  只要居高临下,引而不发,到时候孙权的势力就如同今天的荆州一样,门阀世家各怀心思,害怕事后清算,人人自危,散成一片。
  孙权又不是孙策,没有那么大的威望。
  孙策留下的老臣也不好驯服。
  稍微等一等,孙权内部必定出现不同声音,矛盾激烈。
  到时候不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了也是以最小代价胜利。
  最后。
  贾诩认为,北方还需要经营。
  现在北方只是暂时安稳,其实还有许多隐患。
  早年对匈奴进行了内迁。
  内迁固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