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疯了!(3/4)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有味的。沈三通这版和原版剧情内容相同,只是主题不同。
会点出耿浩和前妻的本质。
去大理不就是文青女放飞自我,然后男的装文艺炮文青女吗?
玩咖玩出荡气回肠了。
这种婚姻走不下去,再正常不过。
娱乐圈的人,很会自我感动,拍校园题材,学生梦想什么的都是喜欢学艺术。
艺术生因为什么学艺术,当大众不懂吗,不就是学习不好吗?
理解不了聪明的高中生心态,也理解不了理想信念。
沈三通来拍,内涵上要和大众共鸣。
专心拍戏。
丁院士接受了柴静的专访。
他恐怕柴静不了解,所以解释的很详细。
说清楚,这就是明火执仗的抢劫,这就是兵不血刃地掠夺!
然后丁院士破防了。
和柴静谈话,给他的感觉和国外开会,面对外国记者没什么区别!
这是在国内吗?
丁院士怒了!
柴静以一副公知姿态提问,为西方代言。
还真让小沈说中了,完全是西方的肉喇叭、传声筒,掠夺的帮凶。
她只是一个西方传声筒,强调国家之间的“均等”,而不是人口之间的“均等”。
在她看来,中国这个概念只是一个国名罢了。
整个地球的环境是这个国名祸害的。
分清敌我,丁院士上强度了。
一针见血的揭穿并驳斥,指出西方提出的“减排方案”实际上是“减排话语下的陷阱”,目的是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加大富国与贫国的差距。
喊出那句:“那我就要问了,中国人是不是人?”
柴静不断眨巴眨巴眼。
好气。
搞的她和汉奸一样。
她是为了全人类好不好!
3月22日。
周日晚上九点半。
剧组收工。
沈三通搬出小板凳,专门收看这期《面对面》。
强度比前世有增无减。
沈三通水平比丁院士差远了。
丁院士用强大的逻辑和事实数据,让任何话术无所遁形。
不过沈三通一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有限。
他水平要是够,也不会来拍电影了。
当然,在娱乐圈是绝对实力,虐菜不要再轻松。
拿出手机开喷!
喷之前,打了一连串“哈哈哈哈哈”,给丁院士发了过去。
丁院士也许懂地质懂科学,但是他不懂新闻学!
然后。
沈三通激情开喷。
现在的“开喷”和以前的“开喷”,虽然都是喷人,但只是形式一样。
目的不同,沈三通现在是为了构造自己的叙事。
他大力输出,然后让公关团队跟进。
不会和殖畜进行交锋。
沈三通说出自己的看法,殖畜有殖畜的看法。
谁对谁错,交给时间。
沈三通连发多条贴文。
“收看了今天的《面对面》,不吐不快。”
“说碳排放,必须分清‘总量’和‘人均’。”
“什么时候谈‘总量’?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该大事可以共享。”
“比如群策群力做一件事,完全不需要按人均来分配,目标是固定的,想办法提升‘总量’完成它就好了。”
“什么时候谈‘人均’?当然是关注个体幸福的时候谈人均。”
“比如提到GDP的时候总要转人均看看,不然怎么区分国家发达与否呢?”
“为了计算战争潜力,钢产量数据从来都是总量优先,但聊农业的时候,就更多的在谈人均肉蛋奶摄入量之类的事了。”
“而在西方,环保是一个非常错位的话题。”
“环保目标是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之后的整体性结果,环境好了之后理论上大家都可以享受到它的红利。”
“但西方鼓吹的碳排放权本质是工业发展权,工业发展权是和你我的收入息息相关的。”
“怎么集中我们的力量办你的大事去了?调查记者怎么这时不重视个体了?喜欢假装为民请命的人们这时候怎么不提人均了?”
“还要注意到两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同一件商品我们负责排碳最多的环节,他们负责拿利润最多的环节。”
“我们应该得到高利润环节者的环境补贴,而不是去购买赎罪券。”
“另外,西方发达国家也走过激进工业化的路,其伴生的污染很早就把环境破坏得差不多了,这份污染是被积累的。从历史角度他们也应该负起责任。”
“在如此不公的背景下,西方强推碳排放配额的议题,实际上是为了将碳排放所代表发展权金融化。”
“想要配额得从西方发达国家这里买,进一步去工业化后再把多余的卖你,或是放到二级市场上进行金融运作。最终他们从发展中国家身上扒两层皮。”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要疯狂发展环保意识形态的原因,就算无法收你碳税,也可以定义你工业国的生活不如他们金融国文明。”
“总之这个碳税风潮,西方具有相当强的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时,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以国家总量为谈判的初始值,而不是人均。”
“柴记者面对丁院士‘中国人到底是不是人’的质问,她不是马上持否定态度,而是坚持认为中国应该根据污染总量承担更多责任,不应该仗着人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