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上《将将三人行》卖书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在福海的张潮人都麻了。现在他只想指着那个记者对群众喊道:“他毁谤我啊!他毁谤我啊!”
  在燕京东方兴人也麻了——不过是笑麻的。
  这波舆论简直是天降甘霖,立刻就把《少年如你》断更后流量腰斩的“博客中华”给救活了。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堆人来瞅瞅“午夜潮汐”对这件事发表了什么意见。
  张潮自然知道东方兴什么意思,他干脆就当没看见。
  这波团实在不好接,因为他的立场和大众预期的正相反,他又绝对不可能抛弃立场横跳到造谣者一方去。
  虽然这么做会让他吃饱流量,但是后患无穷。因为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到时候他面临的可能会是长达十年以上的反复鞭尸。
  思虑再三,张潮还是选择坚守立场,但是要选择一个更好的切入角度,而不是和滔滔民意直接硬碰硬。
  文章要写,但不能现在发。因为在汹汹舆情前,文字内容太容易被断章取义,同时在舆论感染力上,爆发力也不够。
  张潮打开邮箱,在收件箱里翻了好一阵,才找到一封邮件,记下了上面的电话号码以后,去了学校的电话亭,插入电话卡,拨通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窦文韬先生吗?我是张潮……”
  张潮决定要通过电视访谈,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传播出去。而选择的节目,正是凤凰中文台的王牌节目,由窦文韬主持的《将将三人行》。
  虽然他收到过不少电视节目的邀约,但大多数内地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有两个问题很难破:一是从录制到播出的周期太长,有点名气的节目往往一周才一期,并且干预因素太多;二是主持人普遍强势,喜欢把嘉宾“堵”到自己预设的立场上去。
  如果嘉宾“不从”,甚至会发生主持人当场开骂的情况。
  《将将三人行》则不同,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期,一期半个小时,主打一个短平快,抓住一个热点事件就薅一把羊毛,制播周期极短。
  窦文韬则属于难得的愿意把话语权让渡给嘉宾的主持人,所以节目整体的气氛比较轻松、活泼,就像新老朋友闲谈一般。但正是这种氛围,往往能让嘉宾把话聊深、聊透。
  最关键的一点是,《将将三人行》覆盖的收视人群,主要是知识分子、城市青年等,一方面与张潮的读者人群有一定的重合,另一方面在舆论场上的声量也比较大,同时也更能接受不同观点。
  张潮就是要去输出不同观点的。
  唯一比较担心的就是节目录制地点要是在港岛的话,这个年代办通行证还挺费工夫的。不过窦文韬告诉他,前不久节目组在燕京开设自己的办公室和摄影棚,张潮可以去那边录。两人初步敲定了时间,就在这周六的下午,还有两天时间准备。
  第二天中午,张潮检查邮箱的时候,就收到了窦文韬助理发送来的通告邮件。里面包含了邀请函、行程表、节目主题和流程,以及机票信息。张潮不得不感叹这效率之高。
  其实张潮的到来对窦文韬也是一个意外之喜。《将将三人行》之所以要增设燕京办公室,就是港岛的局限性太强,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个嘉宾,话题越聊越窄,收视率隐隐有下滑的趋势。
  但去燕京以后,并没有迅速打开局面。节目中光找嘉宾就找到吐血,来的人要么是顾虑太多,回避话题;要么是私底下聊得欢,镜头前不行。导致好几期节目效果太差,怎么剪都出不了像样的片子,只能作为废案处理。
  而之前窦文韬之所以给张潮发邮件,就是看中了他在接受采访时的表现,以及自带话题的属性。
  窦文韬隐隐觉得,这不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可能会是一个扭转形势的机会。
  这回要去燕京,张潮没有惊动太多人,同学里只和兰婷以及刚刚返校的宋诗语说了说,然后去学校那边请了假。
  唯一有点波折的就是父母那边。张潮母亲听说他要一个人去燕京,一开始是坚决不同意的,直到张潮说了行程,是当天来回,才勉强同意,不过还是在电话里絮絮叨叨地交代了半个多小时。
  周六早上4点钟,张潮就从家里出发了。父母提前包了一辆小车,两人一起送他到了机场。张超搭乘6点半的班机,9点半就降落在燕京的首都机场。
  3月份燕京的气温普遍还是只有个位数,张潮一下飞机就穿上了冬装。走到出口,就看到一个小伙子举着大大的“张潮”字样的牌子在等他。
  两人打了一辆出租,来到了位于燕京朝阳区的《将将三人行》办公室。摄影棚也就在办公室边上。两个地方都很小。
  张潮到的时候,窦文韬还在录另一个嘉宾。通常这类谈话节目,一天就要录上好几期,甚至录够一周的量,当然最后并不是全部都会播出。
  张潮等到快十二点,才看到窦文韬打开办公室的门,热情地打着招呼:“欢迎欢迎,初次见面,我是窦文韬。张潮同学样子比声音还年轻!”
  张潮马上主动起身上前握住窦文韬的手。两人寒暄过后,就开始聊下午要录的内容。不得不说,窦文韬在私下里,也非常有亲和力,温润又不失活泼,口才极好,交流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这一期的主题就是:如何对校园欺凌说不!而切入点,就是马爵爷。
  张潮将他两世为师、为生的经验、看法和分析大致对窦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