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狡猾的囼岛书商(2/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书的版权,直接说吧。”刘正雄马上停下来,道:“《你的名字》,小说、还有漫画,我都要!”
张潮直接问道:“我的版税很高——据我所知,现在应该是我们这边最高的。如果没有很笃定的销量保障,未必能让你赚到钱。你确定要买?”
刘正雄很自信道:“你不如听听我给你开的版税。”
张潮有些好奇地道:“哦?多少?”
刘正雄道:“30%,我给你30%的版税!”
张潮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难以置信地看着刘正雄,觉得这个人肯定是疯了。
他现在15%的版税在国内已经是顶格了,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出版社给到17%或者20%。
2010年左右,业内传陆金波给韩涵开了20%版税,就被郑渊杰内涵说“人类有史以来都没有这么高的版税。”
何况30%?
印刷是硬成本,肯定省不下来;渠道商则几乎不可能在分成上让步;那多出来这15%就必须出版社割下自己的肉给作者
这意味着出版社只能拿走书价的5%-10%,扣掉人工和税,除非能卖上几百万册,否则刘正雄就是给张潮打白工。
张潮对自己的魅力还没有这么大幻觉。
刘正雄依旧信心满满,他又掏出一叠纸放在张潮面前道:“我对您的作品在囼岛畅销有信心。这是协议,您只要签了,就能拿到华人作家,乃至全世界作家最高的版税。协议绝对没有问题,您可以现在就叫律师看。”
张潮拿起合同略翻了翻,虽然是繁体字,但整体而言还是一份很规整的制式合同,除了30%的数字比较惊悚,其他方面并没有看到明显的陷阱。
而且既然刘正雄这么说了,那细节方面肯定也挑不出毛病。
协议没有问题,那问题一定就在协议之外。张潮忽然很想知道刘正雄到底要耍什么把戏了。
于是他把协议一收,对刘正雄道:“30%确实让人心动,但我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刘正雄道:“没问题,您尽管拿回去看,最好也让律师认认真真看。我们很有诚意的!不过我只能在大陆再呆两天,后天晚上就要回去了。所以……”
张潮点点头表示明白,也不客套,拿着协议就离开了。
当天晚上,张潮就找到了黄杰夫,两人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这份出版协议,黄杰夫也没看出什么不对劲。
他们甚至在网络上找到了这份协议的制式原版,对比了一下,都是正常修改。
正雄出版社,也能在囼岛的网络上查到公开资料,是一家合法注册的企业,虽然排名不算靠前,但也看不出什么纰漏。
张潮分析道:“不找你而直接找我,大概率是因为觉得我年轻,可能看这个30%一冲动就签了。”
黄杰夫点点头道:“是的。要是我看到30%这个数字,恐怕都不会向你汇报,直接就拒绝了。八成是个诈骗犯。”
“诈骗犯……诈骗犯……”张潮忽然想到了什么,马上打了个电话给许蕊雅,急匆匆的问道:“Rheya,你在哪里?上次你让我签名的书还在吗?”
半个多小时后,许蕊雅就带着一袋书来到了潘家园张潮的办公室处。
张潮翻了翻,就从中拿出一本《少年如你》,问道:“这是你在哪里买的?”
许蕊雅道:“嗯……应该是今年春节在囼北玩的时候,在一间小书店里看到了,就买下来了。”
张潮追问了一句道:“你确认是在囼北?”
许蕊雅很确定地道:“当然确认,才半年前的事。怎么,这本书有问题吗?”
张潮翻看了一下,道:“我在囼岛还没有授权的出版社呢。这本是盗版,封面和大陆版的一样,繁体正文有可能是翻印自港岛明窗社版。我签名的时候只觉得纸张不对劲,还以为是印刷批次的问题,就没有注意翻。
现在一看,纯纯一个缝合怪。”
许蕊雅讶道:“盗版?怪不得便宜呢,我还以为是旧书,但是老板保证是新书。”
张潮点点头道:“我有点明白这个囼佬要干什么了……不过还要确认一些事情。Rheya,你认不认识囼岛那边的人?杰夫,你呢?”
许蕊雅道:“当然认识啦,我在囼大做过一年的交换生呢,在那边认识好多老师和同学呢。”
黄杰夫也道:“我在美国也认识几个囼岛人,也都是有身份的人。”
张潮道:“好,你们找这些人帮忙打听一下这个刘正雄和他的正雄出版社的底细究竟是什么。我也找人。咱们争取在明天晚上以前,把这件事搞清楚。”
两人同声应好。
随着多方信息的陆续汇总,张潮终于拼凑出了这件事情大概的来龙去脉——
刘正雄当年确实是靠一台二手岛国印刷机起家的,但不是什么正经出版商,而是依靠盗版。
上世纪70-90年代,囼岛是不折不扣的盗版天堂,因为在1992年6月10日之前,囼岛以外的著作与翻译是不受囼岛的著作权法保护的,出版人可以自行出版、翻译与贩售。
不管是米国、岛国还是港岛的畅销书,这个月出,下个月就能在囼岛用极低的价格买到盗版。
后来囼岛政府的米国老豆坐不住了,准备制裁。囼岛这才修订著作权法,开始较为严厉地惩罚盗版行为。
可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