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有梦想是好事,说不定实现了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梁思荞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虽然她不知道“中二”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于是又回头看了一眼阴影里的男生,问道:“你要不要进去参加讨论?”
  男生摆摆手道:“不用,我站在听就挺好。人不是讲挺好的。有梦想是件好事,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
  梁思荞只觉得这个男生似乎有点眼熟,声音也有点耳熟,却始终想不起来他是系里的哪个师兄了。不过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场内的王震旭吸引了——
  “难道不是吗?蒋峰,叙事结构单一;刘嘉俊,不敢进行社会批判,哪怕最浅薄那种;张嘉佳、韩涵、小四,只见商业,不见文学;张悦然、周嘉宁,只会重复自己,题材永远是那些……”
  “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还停留在对村上春树进行拙劣模仿的阶段,文学自觉性连日本的金原瞳都不如,又谈何野心。”
  看来王震旭确实对中国的“80后”作家下了一点功夫,下的判断不管是否正确,但至少也算切中的一些要害。但是很多人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他漏了一个人。
  “张潮呢?你说来说去,怎么没提张潮?”
  “对啊,‘80后’作家不提张潮,那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说来说去,你把最重要的给漏了。”
  “你真的是漏了吗?你是不敢吧!”
  ……
  一时间,议论纷纷。门口的梁思荞又转过身和闺蜜道:“你说为什么不提张潮?”
  闺蜜想了想道:“可能是因为张潮一再说过自己不是‘80后’作家?他觉得每个作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统一用一个标签去定义。”
  梁思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身后的男生又忍不住了,说道:“可能他觉得张潮没那么好,压根不配和其他几个一起提呢?文学嘛,口味不一样很正常。
  托尔斯泰还死看不上莎士比亚呢!”
  听到这句话梁思荞忍不住反驳道:“你是说他是托尔斯泰,还是张潮是莎士比亚?就算张潮是莎士比亚,他也不配你用托尔斯泰来类比啊!”
  男生吃了一个瘪,乖乖地闭上嘴不说话了。
  教室里,兰婷也忍不住了,问道:“既然是讨论中日两国的‘80后’作家,那张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你既然对其他几个那么熟悉,说明你肯定也看过张潮的作品。
  你为什么要特意绕过他?”
  王震旭看了兰婷一眼,对这个女孩他确实十分钦慕,但在“文学”这种原则性问题上,他是不会妥协的。
  稍微酝酿了一会儿,王震旭道:“一个堕落到去写「轻小说」的作家,他的作品,已经不能摆到我的书架上了!”
  教室里众人都安静下来,面面相觑,不知道王震旭在说什么。「轻小说」的概念,是日本文学市场高度成熟后的市场细分产物,21世纪初才被注意到,还不是一个流行的文学概念。
  《你的名字》对中国的读者来说,是张潮写了一部想象奇特、阅读轻松、结构特别的小说,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轻小说」。
  即使张潮去年初去日本领了一个“电击文库大奖”,由于太冷僻,不如“芥川奖”“直木奖”出名,所以国内新闻报道了也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由于对日本文学生态的陌生,所以即使中文系的学生,也都搞不懂王震旭对张潮写「轻小说」这种轻蔑态度的原因。
  「轻小说」虽然销量很高,但是在日本文学界的“食物链”当中,却几乎是处于最底层的存在。在主流认知中,「轻小说」甚至不能算是独立的小说类型,要并入ACG算次文化或者亚文化的一种。
  就连很多「轻小说」作家都看不起「轻小说」,只要稍微有点名气,都会试图改写通俗文学,甚至纯文学。
  一旦成功,基本都不会回到「轻小说」这个赛道,甚至非常忌讳别人提起自己曾经是「轻小说」作家这件事。
  这种情况一直要延续到近10年后,「轻小说」的销量终于高涨让任何自持正统的日本文学家、批评家都侧目的地步才有所改变。
  尤其是镰池和马的《魔法禁书目录》所取得的跨领域的巨大商业成功,让文学界不得不慎重对待其这一类小说。
  但是在2007年,「轻小说家」绝对不是什么好衔头,对于王震旭要“师出名门”,又在文学上有着巨大野心的人来说,写「轻小说」就意味堕落。
  见众人都不说话,王震旭以为自己刚刚的观点已经说服了大家,心里得意起来,接着说道:“在日本,只有「轻小说家」转型去写纯文学,从来没有「纯文学」作家,转型去写「轻小说」的。
  虽然他在之前写过一些不错的作品,影响力也比较大,但是一个为了商业利益放弃文学原则的作家,我觉得已经谈不上追求了。”
  兰婷想了半天,忽然问道:“你说的「轻小说」,指的是《你的名字》?”
  王震旭一愣,道:“……是,怎么?你们不知道吗?”
  兰婷一摊手,道:“不好意思,我们没有「轻小说」这个概念,更没有「轻小说家不如其他作家」这种想法,所以刚刚完全不知道你再说什么。”
  王震旭身子一颤,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兰婷接着道:“在《你的名字》以后,你就没有看过张潮的其他作品了?反映都市年轻人物欲的《蜗居》,开创全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