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因人设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和主题,抑制了文学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权力结构通过奖项的设立和评选机制,对文学创作和评价施加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文学场的权力关系和资本分配。」
  「我们国内的文学奖项缺乏国际影响力,不仅是因为过去我们的国力不强,更因为价值观的单一,和对商业运作的排斥。」
  「我们过分地重视文学奖所谓的“公平性”,实际上天底下没有任何一个由人投票产生的奖项是没有争议的。害怕有争议是一种病!」
  ……
  第二天,就有媒体报道出炉了——《不满国内文学奖潜规则,张潮或将退出奖项评选》。
  这层窗户纸不捅破还好,捅破了大家才发觉:嘿,张潮出道3年多了,有影响力的作品一部接着一部,竟然就拿了一个“庄重文文学奖”!
  这个“庄重文文学奖”在业内的分量还挺重的,属于中青年作家梦寐以求的奖项,但是普通读者不认啊!庄重文是谁?哪个大作家吗?有鲁迅、茅盾、老舍出名吗?
  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
  远在燕京的作协诸位看到以后人都麻了。
  这边领导刚开完会,张潮那边就闹这出——这是高级版的“会哭的娃娃有奶吃”吗?
  但作协诸位也苦啊,因为掰着指头算国内的有分量的文学奖,张潮是四六不靠:
  茅盾文学奖,4年一届,颁奖要要再等2年,而且张潮的年龄显然不太合适,和不太可能获奖。
  鲁迅文学奖,2年一届单奖,4年一届大奖,设有中篇小说奖,张潮倒是合适,但也得等到年底。
  老舍文学奖,2到3年一届,但是只奖励给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燕京出版、发表的优秀作品,张潮显然不符合条件。
  人民文学奖,1年一届,只颁给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的作品,张潮倒是发过一个长中篇《悬崖》,却是和权勇先合作的,权勇先的名字更在张潮前面。
  本来前几年有个「冯牧文学奖」,设有青年批评家、文学新人和军旅文学三个奖项,张潮评上「文学新人」奖肯定够条件。
  但是「冯牧文学奖」在2000、2001、2002连续举办三届以后就停办了。
  至于其他由杂志或者地方文联、作协举办的文学奖项,更是因为文学的衰落,经常颁了奖连一篇像样的报道都找不到。
  “青黄不接啊,青黄不接啊!”副主席陈建工感叹道。
  大家在这里“肆无忌惮”地以张潮为焦点,讨论适合青年作家的、有分量的文学奖项,却丝毫没有私相授受之感。
  只因为从“青年作家”或者“文学新人”标准出发,张潮获得任何一个与之沾边的奖项,估计都不会有任何争议。
  唯一有争议的,恐怕是这个奖项,配不配得上张潮这几年的成就。
  相比大陆,不要说日本、美国、欧洲,这样文学市场高度繁荣、成熟的地方,就连香港、台湾两个地区在奖励青年作家方面,也做的很不错。
  以香港为例,自1972年起就设立了青年文学奖,透过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学比赛及将得奖作品结集成书,为热爱创作人士免费提供发表作品的途径,从而鼓励文学创作。
  自该奖举办以来,香港几乎所有知名作家,都是从中走出来的。与「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中文文学创作奖」并称香港文学三大奖。
  相较而言,2007年的大陆,此方面确实缺乏适合颁发给青年作家的奖项。让这些年轻人混在关系错综复杂、老登横行的传统奖项评选里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
  铁宁看争论了半天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要从头开始设立一个专门颁给青年作家的奖项,那从申请、批复、宣传再到实际运作,至少要1到2年时间……”
  姜子龙眼睛一转,抓住了重点,道:“你的意思是,不从头新设?那是直接从现有的奖项里新增?”
  铁宁点头道:“是的。”
  高红波也回过味儿来了,原来今天的戏肉在这里,连忙道:“那不是也得等上一两年?”
  铁宁道:“虽然是新增奖项,不等于要和主奖项一起颁发啊!”
  大家一愣,显然没有想过这件事。
  铁宁暗叹一口气,接着解释道:“从原来的文学奖里,增设一个青年作家或者文学新人奖,但是早于主奖项进行单独颁奖。
  这样奖项的分量有了,关注度也有了,对国内的优秀青年作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铁宁话说完,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讨论声。
  过了十几分钟,一直没有怎么发言的陈忠实说话了:“我觉得这个提议没毛病。我们这些老头子,没有本事搬石头,给娃娃们让条路总还是行的嘛!”
  陈忠实是在场除了姜子龙以外,年纪最大的老资格副主席了,平时一般都呆在西安,这次是刚好有事来燕京,恰逢其会。他说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姜子龙也同意道:“是要设一个有分量的文学新人奖,而且单独颁奖,不要让人抢他们的风头!”
  姜子龙是目前作协里除了主席铁宁以外,唯一的“三朝元老”,他对这个提议投了赞成票,就代表这个提议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那用哪个文学奖来增设这个新人奖?”
  铁宁环视一下会议室,坚定地道:“当然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