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新小说《原乡》(2/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个地区的人群表现出来的「乡土情结」最浓烈,也最复杂,也最矛盾,那么福海可以说当仁不让。紧接着,张潮又从斯蒂芬·金对小说题材“百无禁忌”的豁达态度,到黎翊云纠结、沉溺于祖国/母亲情结的不可自拔,再到由基兰·德赛引发对“移民题材”的深入思考……
一路上见到的风景、聊过的历史、见过的人、遭遇的风波、思考过的问题,终于凝练成张潮对《原乡》这部作品的构思——
他要展现福海一个普通家庭的三代人、绵延两个世纪对「故乡」的复杂纠葛。
之前在听完许蕊雅讲述的华人淘金史以后,张潮的脑海中曾经萌生出这部小说的一个场景——
「依山傍海的沿海小镇上,一个母亲独自守着儿子过活。母亲谨守着百年来的传统,对远渡重洋的丈夫不敢有半点怨怼,只能翘首盼望;
但儿子对父亲的情感则复杂得多。在他心中,父亲不是一个实在的人,而是一个虚幻的符号、一把陌生的声音、一串变幻的数字……
学校里的同学羡慕他有美国巧克力和变形金刚玩具,但是又嘲笑他“没爸爸”“妈妈是小的”……
终于,在儿子结婚那一天,婚礼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男人……」
这时候的人物关系还十分简单,场景也不复杂,张潮不过想要把它写成一部中篇小说的规模。
但是一路上历经沉淀,他觉得可以挖掘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并且,他决定用“科幻小说”这个自己从来没有触碰过的体裁进行写作。
这是斯蒂芬·金的馈赠——不要在乎什么纯文学、通俗文学,写出自己与读者都认同的好看的小说最重要。
于是张潮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建文档,写下了这部小说的开头——
【这是顾峰第二次见到林小海。与第一次见到的那个满脸皱纹深如沟壑,眼神如污水般浑浊的林小海不同——眼前这个林小海才二十二岁,应该是青春最盛的年纪。
但是他脸上化着煞白的浓妆,偏偏嘴唇又抹得通红,如果不是身上穿着蹩脚的白色西装,胸前还戴着一朵大红花,简直会以为他是一片纸人。
这是林小海的婚礼。但是这个年轻人却没有半点喜悦,脸色严肃,木偶一般在长辈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完成仪式。顾峰注意到,在给双方家长磕头的时候,林小海母亲身边的座位是空,只摆着一顶老式的绅装帽。
……
照例到了新郎和新娘挨着桌子敬酒的环节。林小海的母亲和两个舅舅,一边为新人的酒杯添酒,一边为新人介绍桌上的亲朋是谁。
林小海在他二十二岁的人生里都没有离开过小镇附近10公里的范围,母亲和舅舅认识所有他认识的人,甚至包括那些同学。但是看到顾峰时,大家显然都愣住了。
没有人认识他,但也没有人觉得他是在混吃混喝。
因为顾峰太干净了,干净得不像这个渔港小镇的居民,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就像是一副18世纪的油画的一角,被悄悄画上了一个20世纪装扮的人物,乍看之下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一旦被注意到了,就会像钉子那样扎在视线上,难以忽略。
时间在这里定格。
林小海的大舅舅正在往新人的杯子里倒酒,酒液就这么悬停在半空中;林小海的母亲似乎要问什么,嘴唇微掀、牙齿半露;桌子底下爬来爬去的小孩子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正要接过老人家递来的糖果……
顾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在身前轻轻一挥,整个场景像融化的油画一样从他身边流淌、消逝,最终只剩下一片虚空。
顾峰对着这片虚空开口道:“档案号0001,情绪判定为负面,暂时屏蔽。”……】
……
顾峰,在这部小说里,是未来世界的一名「记忆相册整理师」,林小海的儿子,是他的客户。
「记忆相册」是那个时代兴起的一种纪念亡者的技术——只需要提供完整的大脑,就可以提取出绝大部分的记忆。
「记忆相册整理师」则会潜入这些记忆当中,贴近不同时期的亡者,观察他们活着的时候的生活状态与情绪反应,选择其中最有“纪念意义”的场景,将之导出。
最终这些场景将会汇聚成一份电子相册交给亡者的亲属。亲属可以选择随时“翻阅”那些美好的记忆片段,感受亲情的温暖。
由于涉及到亡者和家属的隐私,所以对顾峰这样「记忆相册整理师」要求很高——他们必须是具有某种强迫人格和精神洁癖的人类。
这样才不会迷失在亡者的记忆当中,也不会透露亡者不愿意为人知晓的秘密。
林小海,就是顾峰这一次整理记忆的对象。
与顾峰偏执于秩序、并且高度的理性不同,林小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生前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障碍。
林小海的记忆既不是线性的,更不是单线的。
他的脑海里,存在着他,以及他的父亲林荣生,两代人的记忆。
林小海的一生,几乎都在那个平平无奇的渔港小镇上度过,但是他依靠母亲和家人对他父亲的描述,父亲寄来的信件,他对父亲的想象……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林荣生的人格,并在脑海里模拟出了自己父亲林荣生一生的记忆——
从出生时在渔船上遭受暴风雨的洗礼,到少年时代因为家庭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