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迟到的参赛者!(2/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雷贯耳,比如韩涵、小四。“右边这块黑板,则是历届获奖作品中,很有影响的代表性作品,很多你们也应该看过。”
大家顺着张潮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许多熟悉的篇名:第一届最有名的,当然是韩涵《杯中窥人》,此外还有他的《书店》《求医》;哦,许敏霞的《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也很有名;
第二届获奖作品里,有蔺瑶的《妈妈》和刘莉娜的《风里密码》;第三届有甘世佳和郝景芳……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从眼前掠过,激起了所有人的回忆。「新理念作文大赛」八年来的风风雨雨就像电影一样从众人的脑海中掠过。
谁也不能否认,「新理念作文大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青春文学的第一推手,承载了无数少年对文学的幻想。
“张潮有心了!”场外一个记者感叹道,立刻就有不少人附合。
“这次的题目果然又别出心裁!这主题应该是‘传承’,或者是‘超越’?”
“这你就肤浅了,没看到张潮把规则那块黑板放在中间吗?说明主题应该是‘变’与‘不变’。”
“那不一定,也许张潮是想营造一种被规则、被前辈压抑、束缚的氛围,然后让这些同学打破它呢?”
“诶,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很有可能!”
“张潮自己不就是掀翻了大赛才出名的么?他自己就是那只无法无天的猴子,这些一等奖得主和作品,都是前来镇压他的‘天兵天将’!”
“很有道理!你这脑子,不参赛可惜了!”
“是啊,我也就超龄了200多个月……”
就在场外的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场内的学生们也在打着腹稿。
这次的题目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如何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面,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确实让人头疼。
尤其是那些“名人”和“名篇”,或多或少都对现场的学生产生过一些影响,但如果写作的时候落入了模仿他们的窠臼,那一等奖肯定别想了。
张潮环顾了一下众人,问道:“大家都看清楚了吗?”
学生们纷纷点头,齐声答道:“看清楚了!”
张潮微微一笑,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注视下,从黑板下方的粉笔槽里拿起一块板擦,三下五除二把三块黑板上的内容擦了个干干净净。
擦完黑板,张潮转过身来,头发上落满了白色的粉笔灰,但他不以为意,微笑地道:“题目出好了,大家可以开始写了。”
然后拍了拍手,留下一脸惊愕地众人,转身走出了场地。
学生们直到现场的助理老师提醒,才回过神来,迈着迟疑而犹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冥思苦想。
写满字的黑板被擦个干净,张潮想要表达什么?
虽然与去年切蛋糕、分蛋糕一样,都是把“有”变为了“无”,但是显然意图是不同的。
张潮擦掉所有黑板上的内容,留下空白,这到底象征着从零开始,还是打破传统,又或者面对未知时的心态。
有的学生可能觉得这是对规则的挑战,有的可能觉得这是对创新的鼓励,还有的可能觉得这是对历史的反思。
张潮来到场外的采访区,记者立刻就围了上来,开始询问张潮这道题目背后的思考。
张潮道:“「新理念作文大赛」已经举办到第八届了,任何比赛举办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十分熟悉「新理念作文」该怎么写了……”
记者听出了一点味道,赶忙问道:“你的意思是,这道题目是要学生颠覆以往「新理念作文」形成的套路与模式,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吗?”
张潮摇摇头,道:“他们的文字都属于自己,但属于自己并不意味着具备独立的文学思考……”
与记者又问答了几个回合以后,张潮就躲去了后台的评委区。今年转播比赛的都是去年的团队,有经验了,不需要他盯着拍什么、不拍什么。
评委区的大会议室里,有一台大电视,正在接收这次比赛的实时转播画面,王安亿、赵常田等人都守在电视屏幕前,看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
张潮在他们身后静静站了一会儿,才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王安亿没有说话,赵常田则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
张潮也没有着急让他们回应,而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喝了两口水,才道:“比去年无聊多了吧?”
王安亿、赵常田等人也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听到张潮的话,都一言不发。
与去年比赛时,学生们普遍松弛感十足不同,这一届复赛的选手显得紧张和拘束很多。去书架借阅书籍的少了,去休息区围坐讨论的少了,也没有大喇喇披条毯子就开始打盹的“神人”。
如果不是场地十分高大上,以及偶有同学自由走动,简直可以看成是一场普通的学生作文比赛。
这与大部分人的想象大不相同——大家都以为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的选手会更加放松,更像参加一场party。
现在不像Party,就是一场Exam(考试)。
沉默良久以后,才有人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大赛不是不和高考录取挂钩了吗?怎么又成了这个样子。”
张潮笑道:“既然是比赛,大家总要挖掘点现实价值出来。和高考录取不挂钩,就不能从其他方向把「新理念作文大赛」功利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