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这就是我要的效果(2/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华坐在张潮对面,用刚拿到手的iPhone3G手机浏览着网上的新闻,忍不住问张潮道。在他旁边是苏童,手上也在摆弄着全新的iPhone3G。他还不太习惯触摸屏操作,总是忍不住去按home键。
和余华不同,苏童对「WeMessage」更感兴趣。他英语好,之前在「微博网」上就加了不少外国的作家、评论家,他们当中有一些也买了iPhone3G,现在正聊得不亦乐乎。
张潮倒还在用自己的诺基亚,他的瘾反而没有那么大。
三个齐聚在深圳,余华、苏童两人住进了张潮新买在后海的房子里。这处房子除了可以看到深圳湾的海景以外,还有一个大阳台,可以饮茶吹风。
听到余华的问题,张潮微微一笑道:“便宜也不能都让我占了,让人骂一骂有利于身心健康。”
“那这你也受得了?”余华把手机的屏幕转向张潮,上面正是一个聊天群里发的「狗日张潮图」。
张潮竟然一下乐了出来,道:“这图做得还挺好。”
余华朝他竖了个大拇指道:“别的不说,你这心态是真好!”
苏童也放下手机,对张潮道:“这该不会是你一开始就预料到的吧?”
张潮诚实地说道:“有一部分预料到了,但并不是全部。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会让大家这么上头。毕竟这篇小说描写的世界和普通人还是有隔阂的。”
苏童道:“这你就小看自己,也小看读者了。虽然‘小杨’这种人大家以前都没有见过,但是他身上拥有那种脆弱、阴郁的气质被你刻画得很好。
大部分爱看小说的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脆弱、阴郁的自己,你很成功地挖掘出了角色与读者之间的共鸣点。
而且谁说陌生的世界就一定会产生隔阂?关键看这个世界能不能让人信服。你这两篇小说写的虽然是‘未来世界’,但是基于的却是现实逻辑。
大家骂你,正是因为有强烈的代入感。”
余华在一旁认真地听完,点头同意道:“确实如此,本质上读者是不管你写的‘现不现实’,而是‘认不认可’。
这次争议这么大,说明他们认可了你笔下的世界和人物,所以也就对你在现实中的行为格外不认可——话说回来,那个‘功夫水果’你怎么想出来的?太好玩了!
我昨晚划了到夜里两点多,要不是实在太困了,说不定能划到天亮。”
张潮笑道:“我就提供了一个点子,美国分部那边的几个小伙子花了6个星期就做出来了,正好赶上手机的发售日——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余华赞叹道:“这就是创意的重要性啊!几个月前你在那个八条腿的人行天桥上说你新小说的构思的时候,我还觉得那会是很遥远的未来……”
苏童也觉得很感慨:“是啊,谁能想到呢——说起来,那家的脆肉皖真好吃!”
张潮抬手看了下时间,笑道:“童老师饿了吧?正是饭点,咱们收拾一下出发吧。”(苏童本姓童)
余华兴奋起来,问道:“就是要去你之前电话里说的那个工业园吗?虽然不一定要写相关的题材,但我真想看看这些人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潮道:“就是那儿……不过二位这身造型不行。尤其是童老师,一看就是文化银。余老师还行,这发型一看就很潦草,但是这身POLO衫出卖了你……”
苏童郁闷地回头看看玻璃反光里的自己——黑框眼镜、深蓝纯色衬衫、皮带腕表,好像确实有点不接地气……
张潮大手一挥道:“走,我先带你们去个地方做下改造!”
……
一个小时后,三人从深圳东门白马服装市场钻出来,一身新装扮:
张潮穿着花衬衫、破洞牛仔裤、夹脚拖鞋,耳朵上还夹着一根烟,和之前混迹大排档时差不多;
余华则穿着一件条纹T恤,一条工装裤,蹬着一双锃亮的皮鞋,腋下还夹着个包,手腕上还有块假得不能再假的劳力士金标,活脱脱一个劳务中介;
苏童老师高度近视,眼镜不能脱,但是张潮给他配了一身廉价的白衬衫、黑西裤,衬衫下摆扎进裤腰里,手上的表换成了串,与当时厂里混得不得已的小经理一模一样。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
……
而就在张潮、余华、苏童三人体验生活的时候,「微博网」上另一篇文章也火了起来,标题是《活着真的只需要一颗肾吗?》。
这篇文章的作者ID是「大院小医」,看内容也确实是个医生。他从专业角度解释为什么虽然活着只需要一个肾,但一个肾真的只能让人勉强活着:
【许多人误以为肾脏只是“过滤废物的器官”,这种认知严重低估了肾脏的复杂功能。肾脏每天要过滤约180升血液,不仅通过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还承担着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调控造血……
两个肾脏通过精密分工,形成动态平衡的代偿机制。当失去一颗肾脏时,剩余肾脏会进入超滤过代偿状态,这种代偿并非“无害替代”,而是以牺牲长期健康为代价的应激反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追踪研究显示,单肾人群在10年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3.2倍,20年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