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你们教我写小说吧!(1/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这小子,我就说,有种!”张潮的话不仅让现场陷入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当中,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深深被他说的话共鸣了;同时也为张潮的勇气感到震惊。
毕竟台上那些人,光看名字前面的抬头都足以让普通人目眩神晕。张潮平时在文学圈里“嚣张跋扈”是人所尽知的,在商业圈也这么“横行霸道”还是第一次见。
关键是张潮不是在“血口喷人”,而是有理有据,还会讲故事,观感上就比那些喜欢喊口号的“大佬”好多了。
大家对互联网会怎样影响自己的个人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受其实是模模糊糊的,大部分人是随大溜的觉得应该是件好事。
但是怎样好,是不是全然好,则没有什么主见。
张潮用两个故事把这背后的隐患给点出来了,顿时让人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2008年,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还处在跑马圈地的阶段,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手里已经握着可以勒紧用户脖子的绳索。
被张潮这么一说,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脖子一凉……
接下来的内容就没有什么人爱听了,甚至就连记者们都开始百无聊赖,就盼着赶紧结束,可以早点采访到张潮。
毕竟他刚刚那些话太具有煽动性了,简直打中了台上每一个“大佬”的七寸。
小撒此刻脑海中已经完成了无数次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台上的“大佬”们也分外煎熬,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久没有经历过这种近距离打脸了。
偏偏自己还没有办法打回去。
舆论场上的嘴炮,台上十几个人加起来不够张潮一个人打的;生意场上的真枪实弹……他们还没有疯到拿自己的事业来给自己出气。
「潮汐文化」的产品和张潮的影响力捆绑以后,绝对是块硬啃要崩牙的石头。
就这么如坐针毡地过了十几分钟,众人才如获大赦地听到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好几个连互相握手都不握,头也不回地就下台了。
不过记者们也没能如愿,他们刚一拥而至来到后台,就听活动主办方说张潮已经离开了活动现场,根本就挽留不住。
剩下的大佬也都拒绝了采访,全都回酒店去了。
记者们面面相觑,心想这回去怎么写报道?一个想采访的人都不在。
这时候有眼尖的记者瞥到小撒一脸疲惫地坐在后台一角,立刻抓住机会围了上去,拳头大的话筒就杵到了他的嘴边:“小撒,作为今晚的主持人,张潮的精彩发挥也有你的一份功劳,请问你对他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事先你们沟通过吗?”
小撒听到后面眼睛都要从眼眶里瞪出来了,惊恐地看着眼前的记者,连声道:“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
说着逃也似的躲进了自己的化妆间。
……
且不说小撒如何狼狈,张潮的发言如同一块被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一层一层地泛开,从文学到商业,从身价百亿到身无分文,无不被卷入了这场「互联网商业伦理」的论争当中。
好几家行业巨头公司,都不得不通过公关部向社会进行了承诺;
有关部门也表示,会密切关注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少活跃的资深网民,纷纷开始制作教程,教育那些“小白”如何识破网络套路……
这时候,张潮在《十月》杂志社的那场座谈会才真正开始被人重视,那一句「文学只做两件事:第一,证明危机存在;第二,证明人类配得上这种危机。」更是席卷了整个文坛。
一时间不管是象牙塔里的教授、大学生,还是蜗居在阴暗地下室里写稿的文艺青年,又或者是单纯喜欢文学的读者,都在传诵、议论这句话。
除了它本身的言语力量外,更关键的是张潮正身体力行,不仅用作品,还用个人的信誉、影响力,为这句话背书。
这样的作家,怎么能不让人为之倾倒?
哪怕是最苛刻的张潮的批评者,现在都无法找出他在这件事上的黑点。
他是真敢写,也真敢讲!
而《画皮》这篇小说那个看起来荒诞的结尾,则让许多人看了又看——
【我对着镜子画最后一道眼线时,手术疤痕在发际线处隐隐发痒。这是第三次修复留下的痕迹,像条透明的蜈蚣匍匐在头皮深处。直播间背景换成了纯白色,运营说这叫“至臻无瑕模式”,能让我这张价值三十万的脸部轮廓显出神性。
弹幕开始滚动时,我下意识去摸声卡开关——直到摸了个空,我才恍然想起变声器已经植入了我的声带,我再也无需按动开关才让声音变得甜美、性感。
美颜参数自然也无需再调整——它就在那里,我的私人定制,可以覆盖我脸庞和身体的每个角落,无论动作幅度多大,都可以不露丝毫破绽——我再也不用在吃面条的时候捂住自己的嘴了。
可当我倾身去拿水杯时,似乎依然能感到硅胶填充的胸骨,被撞出了闷响。
为什么明明已经整到“完美无瑕”,却还要用软件修饰?
我已经拥有过几张脸,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感谢‘清风明月’送的超级跑车!”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从人造声带里流淌出来,像罐装蜂蜜般均匀甜腻……
下播后我蜷在真皮沙发上数礼物流水,指尖扫过鼻梁时触不到任何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