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谁是英雄?(2/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力气估计也差一大截。他听不懂那洋鬼子吼的啥,但“Chink”这个词他听过,工地上那些白人监工喝醉了骂人时就这么叫,不是好话。恐惧像冰水一样顺着脊椎往下流,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的肉里。跑?腿有点软。打?肯定打不过。他猛地想起老王教他的“万能句”——碰上洋人找麻烦,不管对方说啥,只要陪着笑,连声说“闹普拉布勒姆!闹普拉布勒姆!”一般就能糊弄过去。老王说,这话的意思是“没事儿,好商量”。
对,“闹普拉布勒姆”!
魏老三努力扯动僵硬的嘴角,想挤出个“笑”来,脸上的肌肉却因为紧张和恐惧不受控制地抽搐着,那表情更像哭。他抬起没多少肉的胳膊,不是要打架,只是想挡一下,隔开那砂锅大的拳头和后面那个瑟瑟发抖的“怪鸟”。他喉咙发干,用尽力气,想要用嘶哑的声音嘶哑冲那几个壮汉喊:
“闹!普拉布勒姆!闹!普拉布勒姆!”
但一个字母都没有蹦出来。他的嗓子已经干哑了,声带因为紧张失去了震动的本能,只能从喉咙深处无助地挤出毫无意义的“咯咯”声,倒有点像临死前的挣扎。
魏老三只觉得肾上腺素冲得脑袋发晕,他不敢看那几个壮汉的眼睛,只是梗着脖子,继续“咯咯”着——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说出那两个单词。也许是魏老三那拼了命似的、带着绝望的“咯咯”声产生了某种荒诞的威慑力,也许是他们觉得跟这个吓疯了的小个子纠缠没意思,也许是看到了周围的人都举着手机拍着他们,那几个壮汉骂了几句更难听的脏话,朝地上啐了一口,悻悻地转身,摇摇晃晃地消失在霓虹深处。
魏老三全身绷紧的弦“啪”地一声断了,腿一软,差点坐地上。后背的冷汗瞬间把破工装里面的旧汗衫浸透了,冰凉地贴在皮肉上。他大口喘着粗气,心脏还在疯狂地擂着他的胸腔。
这时,那个头上顶着巨大羽毛亮片、脸上画得五颜六色的“怪鸟”,惊魂未定地凑了过来。他身上浓烈的香水味混合着汗味和一点血腥味,直冲魏老三的鼻子。“怪鸟”激动地叽里咕噜说着又快又急的英语,声音又尖又细,还带着哭腔,一边说一边张开手臂似乎想拥抱他,那巨大的羽毛头饰几乎要扫到魏老三的脸。
……】
看到许蕊雅以「Wei Laosan」的口音拼写出的“no p”,大卫·米勒不禁笑了出来。
这位中国劳工的憨厚、窘迫、惶恐,几乎跃然纸上,既让人同情,又让人忍俊不禁——这并非一种嘲笑。
不过大卫·米勒也明白之前那篇报道的由来了,完全就是一场误会。
「Wei Laosan」并没有想要拯救谁,完全是因为误打误撞才闯入了「泽丽娜」被欺凌的现场,并且意外救下「泽丽娜」,这一切都被周围人的相机拍了下来,并且开始迅速在网络平台传播。
在随后的情节里,身为记者的「凯瑟琳」恰好下班路过,立刻就采访了「Wei Laosan」。
面对记者的镜头,「Wei Laosan」依然惶恐,但并不害怕了,声带也恢复了正常。他略带羞怯的说了一句:“I’m Wei Laosan,Free……dom……good。”
这句话的含义,「Wei Laosan」也不太清楚。只是老乡告诉他,如果有人是带着笑问他话,他说这句话就能应付过去。
凯瑟琳还想再问点什么,「Wei Laosan」却只说了一句“Bye bye!”,就快步离开了这里,很快消失在夜色当中。
大卫·米勒隐隐约约察觉到张潮想要写什么了——张潮自己就是网络传播、营销的好手,「Wei Laosan」的事迹只需要通过网络视频的发酵,肯定很快能让他成为一个名人。
小说标题是《竞选州长》,想必无论是哪个候选人,都会迫不及待地要和「Wei Laosan」拉近关系。
一个再卑微不过的非法移民「Wei Laosan」,忽然成为左右选举结果的热门人物,然后再通过他那双无知、单纯的眼睛,看到种种丑陋……
想必这就是张潮这篇小说的主要框架和结构了。
确实有点意思——但是就像他写的悬疑小说《消失的爱人》一样,身为中国的张潮,与美国社会真正的底层运行逻辑,还是隔了一层。
大卫·米勒可以预见这篇小说会十分精彩,却难以触及美国政治的核心。
与他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的四篇作品相比,有趣程度或者过之,但是文学深度却不能同日而语——但已经很不错了,现在的美国青年实际上也对这些很陌生。
与自己城市,或者所在的州,有哪些人正在角逐市长、州长的位置相比,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橄榄球明星的转会新闻,或者那个叫做卡戴珊的艳星有没有新的录像流出。
大卫·米勒又冲了一杯咖啡,用来抵御深夜的困意,继续翻动着稿件。
后续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Wei Laosan」救人的视频很快就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他也成为了一个“英雄”。
【“他的‘咯咯’声,是被压迫者喉咙被扼住时发出的终极控诉!是体制性失语的具象!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有力量!这是对系统性压迫最震撼的无声抗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