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切分(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三分之一的二人与后面的海。”
  他双手在自己面前做出了一个方框,开始缓慢左移:
  “走走走,三分之二的山开始切入,到三分之一的山,三分之一的海,三分之一的人这么进,就要找他们的步子来。而等迈入到阴影的前一步时,画面里的人变成三分之二切分,在女孩进入阴影时,我要她刚好切在二分之一的中线上。光影要刚刚好,能在摄影机里看到从她的腰这里,一点点的上移,上移,保持这种速度,一直走出光影,出光影的时候,画面定格,俩人走出镜头。这么来。”
  “……”
  李平东颇为意外的看了眼前这个年轻人一眼:
  “三等分切到结束?”
  “对,您看,等俩人走出镜头范围时,要刚好拍到那座山体走势下行的尽头与海的分界线,然后您看到那棵树没,俩人最后走出去时,应该刚好能切分到这棵树这里。从人、海、山开始,到树、海、山结束。这么来一条。咱们试试,好吧?”
  听到许鑫的话,李平东似乎理解了许鑫的用意,下意识的问道:
  “那要不要在树上出现一些……诸如风铃或者是定情信物那些?”
  “不要。”
  许鑫直接摇摇头:
  “这时候人工元素太多,会显得很刻意。我们表现出来这种和谐就够了。本身这种山、海、林荫、青年男女的画面,就足够和谐,能带给人一种柔和的氛围了。如果加一些人工装饰,虽然乍一看会很好,但观众的注意力一定会最后集中在所谓的风铃或者其他人工元素上面。所以,什么都不要,画面就在这里定格。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浪漫与唯美了。所以,任何滤镜也不要。甚至炫彩都不要太强,眼前的光正好。不过在光影穿梭过俩人身上时,为了防止炫光,聚焦上面您得留心调整一下,好吧?”
  “没问题。”
  李平东点点头。
  眼里带着点点惊讶,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年轻人……有点意思啊。
  俩人其实刚才聊的东西虽然没点明是什么,但其实中心主旨就只有一个意思。
  就是如何通过镜头展露出来男女之间那种情窦初开的温情柔和画面。
  李平东的选择,是靠镜头语言。
  就是最后固定镜头的那棵树前,添加一些人工点缀,来用镜头语言给观众点明“他们在谈恋爱”……或者说“对对方有好感”,从而表明清楚两个年轻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而只要点明这一点,那么几乎就可以给观众一种很强烈的暗示。
  明晃晃的告诉你们“他们已经是情侣了”。
  但许鑫觉得不需要。
  他选择了用一种更加唯美,但却更加隐晦的表达方式。
  通过自然,通过环境,通过那半山向海一路向下的延伸,用一种从山,到海这种下沿趋势,来表达一种很隐晦,不太好用语言形容,但确实是二人已经从相对来讲坚固、坚硬的山体,转而朝着碧蓝温柔且让人感觉到一股绵绵不绝的大海从而发生转变心路历程的爱情曲线。
  不要刻意点明。
  但通过切分的手法,用山、海、树来表达了青色懵懂的一种恋爱观。
  山是静态的,是不动的,代表着坚固、沉重,就像是二人初识,互相新有好感,但却望而却步的状态。
  但他不用上山,或者固定镜头,而是巧妙的找到了山体开始向大海连绵的下行线,来寓意二人正在打破这种望而却步的状态。
  为什么用切分镜头?
  为什么一定要让女孩在进入光影时,会出现在镜头的中切线上?
  因为那时候刚好是山与海的交界。
  女孩位置的改变,同样代表着俩人已经“下山”开始朝恋爱……或者说恋爱心理的下一阶段转变。
  那原本望而却步的距离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海一般连绵的情愫。
  情愫本身是温柔的,所以,二人之间的背景就会被切分成这种温柔的状态。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走入那拍摄难度里很挑剔光线、角度的斑驳树荫,他暂时还想不透,但却明白,最后那二人走出镜头的那颗树,就是这一段路途的休止符。
  只不过是镜头的休止符,还是说二人的故事,被某种意外切分,而导致双方“分手”、“渐行渐远”的休止符,那就不好说了。
  他还没看过这个故事的剧本,不好判断。
  不过……
  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又扭头看了一眼正瞅着远方发呆的年轻人一眼。
  这年轻人拍的东西,都好克制啊。
  不像是一些其他的导演,不管是愤世嫉俗也好,还是狂放不羁也罢。
  年轻导演总喜欢给东西给的特别满。
  说杀鱼,那就是放血抽筋刮鳞去腮,满的一塌糊涂。
  追求浓墨重彩的镜头语言,追求饱满饱和的画面张力……要喜悦就狂欢到底,要压抑就压抑到极致……似乎非要把自己心里的情绪全部都塞给观众一样。
  拍个爱情片恨不得俩人见面直接就脱裤子一般,表达那种干柴烈火瞬间爆炸的爱意。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影评人说看一位青年导演的风格,只需要看他的前三部作品就足够了。
  因为前三部作品是最真实的执导风格的体现。
  拍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那么以后这个导演可能就是什么样的风格。
  说白了,就像是初生就不怕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