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立国之初的那几任君主,是一个朝代的制度的主要制定者。   后来的君主,除非有大毅力大魄力大能力,否则只能沿用他们的制度。   即便明知道这套制度有问题,也没有办法。   变法太难了。   明朝前几任君主,从朱元璋到朱棣,打仗是一把好手,治国方面确实存在着短板。   尤其是在经济方面,问题太多了。   比如之前提过的,为了防止偷税漏税,朱元璋无视土地兼并的现实,强行规定赋税额度不得低于往年。   比如宝钞制度,再比如低到几乎不存在的商业税等等。   朱棣也好不到哪去,作为征北大将军,他的功绩能排在史书前列。   作为皇帝,和他爹差不多。   宝钞貌似就是在他手里泛滥的,为了北伐大量印发。   朱元璋时期还有一定购买力的宝钞,彻底沦为废纸。   下西洋确实为他赚到了海量钱财。   修建顺天府,修长城,征草原等等,都离不开下西洋赚到的钱。   然后呢,他竟然异想天开的,用香料给群臣发工资。   关键是,他还无视香料降价的事实,官方规定了香料的价格。   官员领到香料,拿到市场上只能折价出售。   贬值的宝钞加上香料,当时的官吏俸禄还剩下多少,可想而知。   可以说,下西洋朝廷受益,全体官吏吃了大亏。   等朱棣驾崩,户部尚书夏元吉上书请求停止下西洋,让此事成为绝响。   后世人都在喷夏元吉,说他阻断了中华向外的脚步。   然而这么大的事情,真的是夏元吉一个人能改变的吗?   不,必然是群情激愤,文武百官一致反对。   夏元吉只不过是导火索罢了。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换成你,会支持下西洋吗?   大明的俸禄本就很低,你还用香料坑我们,我们不要养家糊口的吗?   只能说,根子坏在了朱棣身上。   朱高炽是个有为之君,然而寿命太短,十个月就驾崩了,什么都没来得及做。   好圣孙朱瞻基,有功有过不提也罢。   总之,到了这会儿,大明磕磕绊绊走了几十年,各项制度已经固定下来。   后续的君主,有能力的,也只能修修补补。   没能力的干脆摆烂。   大明的核心问题,自然是文官集团力量太强。   但之所以会出现文官独大的局面,也是因为制度存在漏洞,然后被读书人钻了空子。   陈景恪越想就越觉得头皮发麻。   之前他以为,大明的问题主要有五个:   淮西和江浙派系强势,南北贫富差距,军户制度,官员俸禄问题,藩王问题。   将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差不多了。   等朱元璋没了,朱标继位就开始着手改革,最迟在朱雄英当政期间,要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   然后就是开启大航海,让华夏文明走出去。   以华夏文明的底蕴,只要肯正视外面的世界,对其他文明绝逼是降维打击。   然而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将问题想的简单了。   这丫的整套制度都有问题,若不加以解决,早晚重蹈覆辙。   而且有些制度只能老朱来改变,后来的君主想变,难度就要提升许多倍。   本来他还想先蛰伏个十年八年,等老朱没了再发力。   现在看来计划要提前了。   必须要给老朱上课了。   一个国家的制度千头万绪,很难一次性讲清楚。   那就先从宝钞,也就是货币来说。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大部分都在围绕钱粮二字运转。   从货币延展开来,最后能将整个制度都包含进来。   老朱听不听先不说,至少要给他普及这个概念。   对了,一定要让朱标在场。   他算是喊着金钥匙出生的,从小耳濡目染,在很多想法上比老朱更全面。   要是两父子都不听,那就只能指望朱雄英了。   接下来两天,他也基本没有出门,一直在家里思考这课该怎么讲。   有空了就陪着冯氏和陈远,日子倒也过得充实。   第三天,杜同礼早早的就将宝钞资料送了过来。   陈景恪大致翻了一下,更是无语到了极点。   老朱这是对货币和金融一丁点都不了解啊。   他禁止金银交易,禁止以物易物,想购买物品只能用铜钱和宝钞。   只能说,但凡他懂一丢丢经济知识,都不可能制定出这样的制度。   钱荒每个朝代都有。   之前的历朝历代,都规定铜钱为主币,布帛可以作为辅币,粮食也可以拿来作为一般等价物。   所以之前朝代虽然也有钱荒,却都没有闹出大问题。   独独明朝,直接将辅币去除了,以物易物竟然是违法的。   当然了,他制定这个制度,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广宝钞。   然而更大的问题来了。   他光发行纸币,却没有准备任何保证金。   关键是,他只发行不回收。   什么意思呢,就是朝廷可以用宝钞收购你的东西,你还不能拒绝。   你却没有办法用宝钞,从朝廷手里购买任何东西。   看到这里,陈景恪笑了。   没想到老朱竟然还有如此天真的一面。   也就他是开国之君,对国家的掌控能力特别强。   但凡换个皇帝,早就崩盘了。   看来刚才还是冤枉朱老四了,就算他不大量发行宝钞,这玩意儿也难以为继。   他只是在关键节点上,稍稍推了一把而已。   根子还是在朱元璋身上。   然而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