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团队力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听完徐达的分析,陈景恪暗暗点头。   能做到军方第一人的,果然不是那种只会打仗不懂政治的人。   朱元璋看了看众人,说道:“天德的分析很透彻也很全面,诸位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众人都摇摇头,让他们补充意见,那不是强人所难吗。   术业有专攻,让他们讨论打仗问题,他们一个比一个有想法。   可制定国家政策,是真的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了。   陈景恪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禁叹息。   这就是朱元璋团队的短板,出身是真的限制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这里不是歧视出身,而是说系统的教育很重要。   数一数之前大一统王朝的创业团队,核心班底基本都是世代公卿的权贵构成。   刘邦的团队里面,也有大量出身六国贵族公卿的成员,比如张良就是韩国贵族之后。   刘秀的团队就更不用提了,就是豪族世家组成的。   晋朝司马氏、隋唐杨李、宋朝赵家,都是世家大族出身。   他们的团队核心,也同样都是高门大户出身。   这些人家学渊源,从小接受系统培养,对治理国家有着全面的了解。   新朝建立之后,他们能迅速的制定一套可行的制度。   明朝的开国团队,那是真正草根出身。   徐达、常遇春、冯胜、傅有德这些人有天赋吗?   肯定是有的,还都是人中翘楚。   可他们大多都是成年之后,才有机会参加学习。   而且学的还都是行军打仗方面的知识,对国家制度方面属实无能为力。   文官集团倒是有不少这方面的人才,比如明初的基本制度就是李善长制定的。   但李善长失之于狭隘,无法正视自己的错误。   这种人是无法长期执掌国家的。   更何况,他也只是读过书,同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官僚教育。   朱元璋将担子交给了胡惟庸,期望他能做出一番成绩。   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从此朱元璋对文官集团彻底失去了信任。   他信任的人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有这方面能力的人他不敢相信。   问题就尬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只能靠自己。   人不是万能的,靠朱元璋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的。   其实还有一类人可以依靠,那就是继承人。   一代人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两代人三代人去解决。   刘邦留下了很多制度漏洞,文景二帝帮他修补完善了。   刘秀的不足,有明章二帝给他兜底。   李渊有李世民李治接续政策。   就算是宋朝,赵大赵二之后也有真宗仁宗英宗三个帝王,给他们擦屁股。   朱元璋呢?   更让人无奈的来了,他的继承人方面也出了问题。   倾心培养的朱标英年早逝,朱允炆主打一个叛逆。   朱棣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但别的方面真不提也罢。   大明的制度直到仁宣时期才初步固定下来。   是固定下来而不是完善。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有漏洞的政策,也同样被继承使用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能体会到朱元璋的无奈。   眼下的情形,就是他无奈的印证。   陈景恪要开讲军制课,他连忙将这些军中大佬叫过来旁听。   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们听一听,然后喊两声陈景恪牛鼻六六六?   不是的。   他希望这群老兄弟能给他出主意,大家一起来完善制度。   找这些人问计,倒不是不信任陈景恪了。   而是陈景恪自己的能力也有极限,军制二次改革就是证明。   这已经是大明建立以来,第三次对军制动手了。   建国二十二年,三改军制,这是什么概念?   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频繁改动军制,即便是往好的方向改,也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希望的是,这一次大家群策群力,尽可能改的完善一点,至少五十年不用大动。   但事实是,除了徐达发表了一些看法之外,其他人并不能给出什么建议。   要说他们完全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毕竟身处高位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不自信,或许是因为怕担责任,或许是别的原因。   使得他们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但不管是哪个原因吧,他们最终都选择了不发一言。   朱元璋心下很是失望,将目光看向徐达和朱标,期望他们能给出一些建议。   然而两人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出解决的办法。   朱雄英察觉到了他的心情,安慰道:   “皇爷爷不用着急,国之大事需要仔细思考,大家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主意的。”   “况且现在不是已经找出问题了吗,我们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就可以了。”   “预备役我们已经准备去做了,到时候兵源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轮换制度也不难,大不了照搬前朝,军中服役三年休息一年或者两年。”   “只要五军都督府合理安排好轮换秩序,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至于退役制,其实也并不麻烦,我们只要了解哪些人需要退役就可以了。”   “首先是老弱病残,其次是军中的滑头……”   “退役之后也简单,让他们加入预备役就可以了。”   听到最后这一句话,却让众人眼前一亮。   退役后加入预备役?   徐达忍不住赞道:“好,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