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给朱标上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兴奋的道:“我也能做吗?好好好,快教我。”   于是陈景恪就拿来笔墨,将结构画了出来,又一一给他做了讲解。   朱雄英很是意外的道:“竟然如此简单,我还以为多复杂呢。”   陈景恪气乐了,道:“简单?我不说你能想到?”   “看起来简单,蕴含的道理非常复杂。”   朱雄英摆摆手说道:“好好好我知道了,很复杂很高深,你很了不起。”   “今天没啥事儿,你自己歇着吧,我还有事儿先出去了。”   说完一溜烟就跑的不见人影了。   不用问就知道干啥去了。   陈景恪也没闲下来,刚坐了没一会儿,朱标就派人将他喊走商讨新政去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皇位更替就在眼前。   朱标也在加紧制定登基后的施政计划。   前几年以休养生息为主,可如何实现休养生息是需要计划好的。   而且休养生息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很多以前被耽搁下来的工程,也要陆续重启才行。   这其实也是受陈景恪的影响。   古代朝廷很少做发展计划,甚至可以说就不会做计划。   基本都是根据君主的意思来做事。   陈景恪不一样,他喜欢做计划。   任何事情都会先问,计划做好没有。   受到他的影响,大明朝廷也开始习惯了做计划。   现在朱标要做执政计划,肯定不会放着陈景恪这样的计划达人不用。   陈景恪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一出手就提出了长短两个计划。   “长期计划,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计划。”   “比如殿下提出的垦荒令,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短期计划,就是设置一个短期的目标去做。”   “也可以将长期计划分拆,每年完成多少任务等等。”   “长期计划我就不多说了,殿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重点要说的是短期计划。”   朱标深以为然,只是几句话,就让他对施政策略有了许多想法。   陈景恪继续说道:“短期计划,我以为也不能太短,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是最合适的。”   “为什么要以五年为单位呢?国家计划太短了也不好。”   “官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很多时候一个计划还没有完成,主导这个计划的官员就调走了。”   “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会抛弃前任的政策……这其中的原因我不说诸位也懂。”   大家自然懂,就是政绩问题。   前任提出的计划,完成之后功劳也是他的,继任者自然没有兴趣替人做嫁衣。   “这就造成一个恶果,政策缺乏延续性……”   “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因为周期长,没有官员愿意做。”   “就算强行做了,等该官员调走也会被继任者废除,好事变成了坏事。”   “这也就导致,地方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如果将计划的周期设置成五年,官员即便调走了,继任者也要继续执行这项计划。”   “如此就能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不至于因人而废。”   “还有一个原因,很多工程都是以三到五年为周期来建设的。”   “比如修筑驰道、大型水利设施等,还有大型铁矿场,也需要三五年才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就算是扩张领土,也需要一到两年才能打下来,再用三年来维稳。”   “五年差不多才能站稳脚跟,然后恰好可以制定下一阶段的计划。”   “当然了,这个五年也只是综合计算下,得到的一个大致时间。”   “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一定要在五年内完成,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才行。”   朱标微微颔首,这个道理他自然也懂。   五年只是一个取中的时间点,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分成五年去做。   有些事情一年就可以做完,而有些事情可能需要十年八年。   所以,朝廷也有必要每年都做一个总结报告,进行微调。   但五年计划就是总纲,微调也是围绕总纲进行的,不是随便来的。   陈景恪继续说道:“国家制定发展计划,还有一个好处,强化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现在朝廷制定了统一的发展规划,地方再根据朝廷的计划,制定符合本地的情况的发展计划。”   “就相当于是朝廷在指导地方的发展,也是一种强化对地方的管理途径。”   古代,虽然国家是大一统的,但事实上朝廷对地方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除了统一征税,大多数地方都在独立发展。   这种情况还体现在资源调配上。   很多人会说,征税、征用民夫之类的,还不够统一吗?   资源调配没那么简单,包含的面更广。   比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这都是资源调配。   古代自然搞不了这种大工程,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度全国物资解决问题。   而且资源不仅仅包括实物,还包含管理经验。   “一个地方发生了瘟疫,当地衙门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处置方案,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然而这个方案却无法得到有效推广,隔壁县发生了同样的灾害,要么束手无策,要么从头摸索一套方案。”   “仅此一项,每年都要造成无数人死亡,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如果朝廷出面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颁发全国学习,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朱标连连点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治国良策啊。   朝廷主导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