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朱元璋宣布禅位之后,第一个找到陈景恪的,就是蓝玉:   “陈伴读,此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陈景恪点点头,笑道:“脸上的笑容收一收,给人看到肯定又要参你一本了。”   皇帝宣布禅位,你这么开心,是不是对皇帝不满?   蓝玉毫不在意的道:“随便他们参去,我老蓝就这脾气。”   “再说,谁不知道我和太子的关系,当着陛下的面我照样笑哈哈。”   这话倒是不假,蓝玉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他要是装作很不舍的样子,那才会惹人怀疑。   陈景恪正色道:“虽然太子众望所归,但还是要以防万一。最近你要提高警惕,确保京畿的安全。”   蓝玉拍胸脯道:“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我正要和你说呢,我发现有些勋贵面带忧愁……”   陈景恪眉头蹙起,问道:“情况严重吗?”   蓝玉摇头道:“不严重,太子继承大宝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他们是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陈景恪这才松了口气,说道:“这是正常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担忧是在所难免的。”   “只要不生出乱子就行。”   “你也多安抚一下大家,太子如何大家都看在眼里,不会随意动勋贵的。”   -----------------   第二个找过来的,是徐达。   一见面徐达就问道:“上位是什么时候做出这个决定的?”   陈景恪先迎接他进来,才说道:“陛下早就想撂挑子了,两三年前就决定要禅位。”   “本来去年那一次监国,就已经准备让了。”   “只是突然要军改,不得不推迟。”   “军改结束就是晋王燕王北伐,也不合适,这才拖到现在。”   “两三年前?”徐达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这是真一点都不留恋皇位啊,上位果然不走寻常路。   陈景恪笑道:“您这是什么表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   徐达没有理会他的打趣,而是若有所思的说道:   “我说上位为何突然重新启用韩国公,原来如此。”   想给自己的皇帝生涯,画个圆满的句号。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娘娘也是这么说的,若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想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解释了一句之后,他就谈起了蓝玉所说的事情:   “听说勋贵多有担心,伯父可有察觉?”   徐达颔首道:“听说了,我也已经将此事告诉上位,他那边马上就会有所行动。”   -----------------   出乎陈景恪的是,第三个来找他的竟然是李善长。   “冒昧登门,陈伴读勿怪啊。”   陈景恪客气的道:“哪里,韩国公能来,令鄙舍蓬荜生辉……”   寒暄了几句之后,李善长忽然正色的问道:   “是真的吗?”   陈景恪说道:“以陛下的为人,岂会拿此事开玩笑。”   李善长一脸的震惊,他对朱元璋很了解,知道朱元璋对权力的敏感程度。   正因为知道,才不敢相信他会如此轻易的就禅位。   父子关系好是一回事,皇位是另一回事儿。   好一会儿才消化了这个消息,接受了现实。   然后一脸唏嘘的道:“一眨眼三十多年就过去了啊,遥想当年……哎,不说也罢。”   “退了也好,上位幼时贫苦,长大成人就投身义军……”   “大明建立后亦是殚精竭虑,一日都不得歇息。”   “现在年龄大了,也是时候歇一歇了。”   陈景恪顺着他的话说道:“是啊,陛下也是这个意思,他还想着禅位后,带着娘娘游历大明山川呢。”   李善长立即说道:“那老夫肯定要随侍在上位和娘娘左右才行。”   陈景恪岂能听不出他的意思,这是在表态,太子登基后会主动退却。   这次过来的目的,估计也就是为了说出这句话。   看来之前的事情,确实让他改变了许多。   “陛下听到此言肯定会很高兴的……”   正事说完,两人就开始谈论起了法治的事情。   陈景恪就趁机将大同思想,给他讲了一下:   “此法已经得到陛下、娘娘和太子的认同,韩国公可以参考一二。”   “如此将来推广法治思想的时候,也能省却不少麻烦。”   “大同思想?”李善长有些惊讶的道:   “改造儒家思想,陈伴读总是能带给老朽惊喜。”   陈景恪能听的出,他对大同思想并不感冒。   这很正常,作为法家传人,他心里对儒家思想本就有些成见。   且很多细节,暂时也没办法给他说。   他对陈景恪所言的大同思想,并无多少了解。   只以为还是儒家幻想出来的那个,自然是很不以为然。   陈景恪也没有解释太多,他愿意听就听,不愿意他就算。   如果他不听,那就等大同思想完善之后,再对法治思想进行修正。   本来还想邀请他,去洛下书院那边开一家法学院的,现在想想还是算了。   等以后再说吧。   -----------------   对朱元璋禅位之事,百姓表现的很淡定。   官僚集团虽然震惊,但更多是朱元璋禅位引起的。   对于自己的职务,大家反倒不太担心。   前面已经说过,太子不是第一次监国,大家早就是熟人了。   父子共用一套班子的好处就在这。   除了极个别位置需要动,大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