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安置成年亲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只过了不到半个月,皇权交替带来的动荡就几乎消失。   至少民间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除了接到通知,十月初八前后不允许举行丧葬,就没有别的感觉了。   当然了,名字带有“标”字的除外。   避讳制度,必须改名字。   不过朱标是个不想多事之人,就下旨单名叫标的改名即可,双字带标字的无需更名。   地名之类带标字的也无需更改。   本来这算是一项新皇仁政,却让老朱尴尬了好几天。   为啥?   因为老朱那会要求,不论单双字,只要有重的都要改。   不光名字要避讳,他还给自己起了个表字,也要避讳。   比如,他的表字是国瑞,带国和瑞字的都要避讳。   冯胜原名冯国胜,就是因为避讳改了名。   他还给自己的父亲取名叫朱世珍,连这个名字都要一起避讳。   本来这还没啥,因为避讳没有一个固定的规矩,怎么避讳全看皇帝的意思。   有的皇帝甚至要求,诸子百家的典籍都要避讳。   比如道可道非恒道,因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被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   此类事情不胜枚举,和他们比起来,老朱的避讳要求其实不算苛刻。   然而朱标这一下却把他给衬托出来了。   关键他还啥都不能说,不说只是尴尬一下,说了那就真成丢人了。   所以老朱只能自己郁闷,朱标来请安,他都没给好脸色。   避讳只是一件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几日后朱标的又一道旨意。   着晋王、燕王开府建牙,自设官职、自募僚属。   这一下群臣和炸开了锅一般。   新皇这是糊涂了啊,你这么搞不是要让两位塞王建国中之国吗?   不只是文官反对,就连勋贵都有些躁动了。   朱标不得不向群臣解释,两位亲王将来是要分封的。   只是现在大明离不开他们,封国的事情不得不推后。   允许他们开府建牙,是对他们的补偿。   将来封国了,有现成的官僚团队可以使用,能省去很多麻烦。   即便如此,群臣依然不愿意罢休。   话虽如此,如果两位亲王尾大不掉,不愿意就藩怎么办?   群臣或许有私心,但他们的意见确实是站得住脚的。   确实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最终经过一番拉扯,双方各退一步。   允许两位亲王开府建牙,但对规模进行了限制。   且等五年后两位亲王世子学有所成,就给他们封国,让世子前去治理。   对于五年期限,朱棣那边好说,反正他的封国肯定先放在锡兰岛上。   地是现成的,只要移民过去就行了。   麻烦的是朱棡,碎叶川还被帖木儿帝国占据,中间还隔着广阔的西域。   且大明的主要敌人是北元,抽不出太多兵力用在西域方向。   五年时间可不好办。   就连自信如朱棡,也不敢说五年内能从帖木儿那边啃下一块地。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折中的法子多的是。   陈景恪指着地图,说道:“可以拿下高昌旧地,对晋王来说毫无难度,五年内完全可以做到。”   “此地远离大明腹心,先将封国放在这里,群臣不会有意见。”   朱棡目光紧紧盯着地图,说道:   “控制此地的是东察合台汗国,去年为帖木儿所败实力大损。”   “这也是年初我军攻打哈密王,他们坐视不理的原因。”   “给我两三年时间治理河西积蓄力量,高昌旧地一战可下。”   朱标微微颔首,说道:“三弟有把握就好,朝廷会全力助你夺取此地。”   陈景恪自然也不怀疑这一点,如果是完整的察合台汗国,确实挺棘手的。   可现在只是分裂后的东察合台汗国,还刚刚被帖木儿打败,连可汗都被杀了。   大明想打败他们拿下高昌旧地,可以说轻而易举。   “打下这里容易,治理很难。”   “自唐以后,汉人就失去了对高昌的统治,这里已经见不到汉人踪迹。”   “当地的生产也遭到全面的破坏。”   “我们要重新移民,开垦农田,兴建水利设施……”   “就算顺利,十年能有所成就算不错了。”   “不过一旦将此地经营好,就有了一处攻打帖木儿汗国的桥头堡。”   “等将来拿下碎叶川,朝廷正好可以派遣流官接管此地。”   有些事情必须提前说清楚,高昌只是暂时借给你的,将来是要还回来的。   这些话朱标不方便说,只能陈景恪来当这个坏人。   其他人自然也明白这个意思,并不会因此就生气。   朱棡嘴角浮起一丝笑容,说道:“十年又算的了什么,我还有半生时间可用。”   “就算我完不成,还有济熺接班。”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碎叶川终将是我晋国之地。”   “到时晋国势力会全面撤出西域,将那里的土地移交给朝廷。”   首次参与内部会议的朱济熺,激动的说道:   “我一定会帮助父亲,早日完成立国大业。”   老朱咧开嘴,高兴的说道:“好好好,不愧是咱的好儿子好孙子,有你们在,咱就放心了。”   原本的朱济熺也是往文臣武将方向培养的,后来确立分封制度,就逐渐增加了君王教育。   实际能力暂时还看不出来,但学业方面确实非常优秀。   且因为从小就和朱雄英、朱高炽等人一起读书生活,兄弟感情甚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