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大明周报(1/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送走许柴佬和岑信通,淡马锡的事情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陈景恪就继续专心的搞自己的大同思想。 事实上到这一步,大同思想已经初步定型。 后续再想做大的变动,就是几十年后他对世界有了更深认识之后了。 他能在这么短时间就搞定此事,倒不是多么的天才。 而是曾经被阳光照耀过,知道太阳光是什么样子的。 将太阳的光芒截取一部分,再结合大明的现状,就是整部思想体系的框架。 最麻烦的反而是论证方面。 既要使用华夏思想,又要完美融洽,是很麻烦的。 幸好之前他引导培养了方孝孺,让这位领悟了唯物学思想。 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最后的论证工作。 现在陈景恪正在做的就是最后的修改。 确定没有语言逻辑上的硬伤,以及没有政治正确的问题。 毕竟现在是皇权社会,可不能出现反皇权的思想。 也就在这个时候,方孝孺终于开始了他的行动。 出版了他的《唯物学》,并在伊洛书院摆下擂台,邀请各方豪杰前来辩法。 正找不到他破绽的儒生群体,顿时就兴奋了,纷纷前来挑战。 然而到地方才知道,想登台挑战也是有条件的。 俺们这个擂台是为了讨论唯物学,只有看过这部书的人才能上台。 有些儒生不服,就开始指责挑衅,有些甚至破口大骂。 朝鲜王国来的那群读书人很气愤,然而方孝孺却无动于衷。 作为骂人的行家,他可太懂这里面的门道了。 当你开始动气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 你把对方的话当放屁,然后一句‘啊对对对’,生气的反而是对方。 这一次,他也是用同样的态度来面对非议。 随便你们说什么,我一概不理。 偶尔就来一句:为何不敢看完唯物学再来找我,莫非是怕了? 果不其然,那些儒生被气的七窍冒烟。 纷纷掏钱去购买唯物学书籍加以研究。 然后……《唯物学》竟然脱销了。 各大书商都感到震惊,这种书竟然也能脱销? 果然不愧是方孝孺啊。 赶紧加印吧。 至于看到这套书籍的人,则是有点麻,这书写的似乎有那么点水平啊。 不行,绝不能承认那个叛徒,必须要找出这本书的缺点。 结果就是越研究越摇摆。 放下书:卑鄙小人,儒家的叛徒。 拿起书:卧槽,好精彩。 于是,儒家读书人集体接受了一遍唯物学洗礼。 很多人因为研究这本书,成了唯物学的门徒。 尤其是非理学门徒,简直将这部书视作瑰宝。 不过这种摇摆分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依然坚定的反对方孝孺。 而且这部思想对理学批判之处颇多,这就更让理学门徒无法忍受。 在研究过后,他们就拿着自己找到的缺点,去和方孝孺进行辩论。 擂台赛终于开始,无数读书人蜂拥而来。 只不过让理学门徒没想到的是,本以为是群儒单方面殴打方孝孺。 真正开赛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有一小撮人叛变,站到方孝孺那一方了。 理学门徒顿时破防,指着那一小撮人怒骂不已。 不过他们也只敢动动嘴皮子,因为周围有锦衣卫维持秩序。 明初的读书人,还没进化到将锦衣卫诏狱当做刷成就点的地步。 没办法,这会儿的锦衣卫是真敢杀人。 因为有人‘叛变’,理学门徒更是将唯物学视为洪水猛兽,轮番上台挑战。 然而上去挑战的人,很少有能撑过三回合的。 没几句话就被驳斥的哑口无言。 短短一个时辰,竟然有十余位击败。 让支持唯物学的人精神大振,也让更多的围观者产生了别样心思。 如此持续了三天,都没有人能和方孝孺正面论道。 唯物学初露锋芒,整个洛阳都在讨论此事,就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此事。 前来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 然后更多的人来围观,不只是读书人,很多无聊的百姓也来看热闹。 人多自然就会有商贩,很多人开始在这边卖东西。 陈景恪是有先见之明的,立即派人对商贩进行集中化管理培训。 比如餐饮摊位必须在指定的地方经营,必须要符合卫生标准。 自己产生的垃圾要自己收拾带走等等。 商贩们一开始还觉得麻烦,但很快就发现,弄的干净一点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也开始过来吃饭了。 生意反而变的更好了。 于是就成了新规则的支持者。 计划里的大学城还没见影子,商业街倒是先弄出来了。 这让陈景恪有些哭笑不得。 前七天的辩论,都是方孝孺单方面暴打反对者,到了后面已经没有人敢上台去挑战了。 让唯物学更加的声势无两。 很多摇摆不定的读书人,在这期间逐渐坚定了想法。 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懂那么多大道理。 反正他们就见到方孝孺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者。 关键是,方孝孺经常说什么‘百姓创造了历史’,‘伟大的百姓’之类的。 百姓确实不懂那么多大道理,然而谁为他们说话,他们还是能分得清的。 在内心里自然是支持唯物学,觉得方孝孺就是厉害。 然后在传播此事的时候,少不了添油加醋,将方孝孺和唯物论描写的各种高大上。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