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太子长子(1/3)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陈景恪站在书店不远处,看着杨士奇的背影,很是意外。 没想到竟然偶遇了这位历史名人。 朱雄英看出他表情的异常,问道:“这个人你认识?” 陈景恪随口回道:“他在周报上写过一篇批判唯物学的文章,非常有见地,没想到竟然遇到了本人。” 朱雄英心下失望,有气无力的道: “哦,原来如此,能上周报看来还是有点实力的。” 陈景恪笑道:“这个人很有意思。” 朱雄英眼睛一亮,追问道:“怎么了?” 陈景恪说道:“从文章可以看出,他对唯物学是有过研究的。” “他不是针对某一点进行批判,也不是断章取义批判,而是系统性批判。” “虽然批判的还很浅显,但能看得出他是真的懂了。” “仅此一点,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儒生。” 朱雄英也有些惊讶,说道:“这般看来,这杨士奇确实是个能人啊,上去认识认识?” 陈景恪摇头道:“没必要,如果他真的有能力,早晚有一天我们能在朝堂看到他的。” “如果他没能力,去见他也没什么意思。” 朱雄英却更加重视起来:“以我对你的了解,你若是不看好一个人,是懒得说这么多的。” “每次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对这个人其实是抱有一定期待的。” “能入你的法眼,这个叫杨士奇的人不简单啊。” 陈景恪倒也没有反驳,说道:“期待确实有那么一点,但也只有那么一点。” “那就足够了。”朱雄英点点头,对身后的杜同礼说道: “回去把这个人的详细资料给我送过来。” 杜同礼恭敬的道:“是。” 陈景恪也没阻止,虽然现在大明不缺人才,没必要迷信前世的大佬。 但前世证明过自己的人才,更容易培养,提前发掘也没什么问题。 更何况,自己方才说了不干涉对方成长,朱雄英也不会随便乱伸手。 只是单纯了解一下他的详细资料,也没什么问题。 前世他不是研究历史的,只知道有‘三杨’,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 根据他有限的了解,杨士奇出身低微,后身居高位。 算是寒门贵子的代表了。 然而这个寒门贵子的人品不太行,性情敏感、肚量狭隘。 掌权之后就成了恶龙,纵容家人为恶。 最关键的是,交趾战略上他是投降派。 蹇义、夏原吉等人表示,国库的钱粮足以支撑继续打下去,不能放弃那里。 杨士奇等人则力主停战,允许交趾独立。 可以说,陈景恪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这也是方才没有上前结识对方的主要原因。 换成是于谦于少保过来,他早就上去要签名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杨士奇能在永乐、仁宣、正统初期执掌朝堂,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用好了,不失为革新的闯将。 至于他为恶乡里……希望这辈子能改一改,否则三族难免吏治成绩单上走一遭。 不过杨士奇的出现,也让陈景恪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大明立国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老臣经历过战乱,深知乱世的可怕。 他们或许会保守,但一般都比较务实,对底层的认识也比较清晰。 承平年代生长起来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又是另外一副样子。 如果朝廷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很可能会生出乱子。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国无菌手术室的标准,是九五年才由军医总确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才开始普及。 然后他穿越那会儿,网上很多人就开始认为,没有无菌手术室不能做手术。 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放大到全社会,类似的事情非常多。 比如有人认为古代盛世时期百姓能温饱,十天半个月能吃一次肉。 然而事实是,盛世时期也是土地兼并最激烈的时期,百姓开始失去自己的土地。 温饱? 饿不死就算命大了。 反倒是立国初期百废待兴,百姓分到了土地,靠辛勤劳作能混口饭吃。 但能日两餐七分饱,那都算是富裕人家了。 至于油腥?想多了。 饭里面能多放几粒盐,那都是改善生活了。 普通人产生认知误差,影响还不大。 如果掌管国家的官僚系统,也普遍持有这种认知,那将是底层百姓的灾难。 作为统治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想办法让新一代官僚了解基层情况。 陈景恪已经决定,回去就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发表在新一期的周报上。 大明已经将基层工作经验,列入任选官吏的硬性标准。 但他认为还不够,不光要写在大明律上面,还要鼓动老朱,将其写在皇明祖训里。 还必须通过宣传,让所有人集体排挤违规晋升之人。 一个规矩,光靠律法是无法维护的。 只有整个官僚体系集体认可,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就和前世‘不入翰林不入阁’一样。 陈景恪也准备把‘不下基层,不入部阁’,弄成新大明公认的选官标准。 ----------------- 本来就是闲来无事瞎转,离开书店后,两人在大街上信马由缰的走着。 杜同礼警惕的跟在后面,目光如鹰一般,打量着路过的每一个人。 搞的大家像是看神经病一样的看他。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