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一朝被蛇咬(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kjx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文章,争取在舆论基本面的争夺上压倒对方。”
  过了一会儿,张潮问道:“还有其他建议吗?”
  大家又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很有默契地摇了摇头。
  张潮叹了口气道:“以前碰到这种事,中心都是我,我也都是自己解决;这次中心还是我,但你们也必须学会如何解决了。
  「定风波」的这篇文章写的很好,肯定能在舆论上争取到相当一部分人对我,以及「潮汐文化」进行批判。这次的情况很不一样,他们抓的点非常准——
  ‘科技’‘发展’,都是国人很敏感的领域,尤其在这个大环境下。
  而且他的逻辑也很有欺骗性——把对国内互联网企业业务模式的审视,等同于为国外互联网巨头开路——这很容易就激起大众的‘爱国热情’。
  即使大家不相信我会是‘汉奸’,但也会认为我是‘误伤’了国内的互联网企业。
  这种情感朴素而天然正义,并且十分强烈,刚刚你们说的所有办法都没有什么作用……”
  众人愣住了,黄杰夫问道:“那……那怎么办?当没看见?等风头过去?”
  张潮摇摇头道:“当然不行,人家不会放过我们的——只会把我们的沉默当成心虚。
  要知道,一个人面对公共舆论的指责时,越是想辩白,越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越会引发对方更进一步的否认,甚至攻击。
  因为公众遇到与自身信念相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该观点或证据足以完全摧毁原来的信念,否则人就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并强化其原有信念。
  我们的反驳再有力,能摧毁公众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关系着自己生活的‘科技’‘发展’这些信念吗?”
  张潮的话让几人哑口无言。
  张潮接着道:“俗话说,‘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本质就是因为人的这种心理作祟。人们往往会误解辟谣的动机,认为辟谣者在极力掩盖谣言中某些不可告人的‘事实’,从而更加相信谣言。
  所以你们刚刚的那些方法,不仅作用甚微,甚至可能激发公众更大的质疑,到时候,我们就站到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去了。”
  双学涛忍不住问道:“辟谣都不行?”
  张潮笑着道:“不要这么沮丧。这种情况下,与其输出与大众情绪相冲突的观点,不如顺应大众的情绪……”
  「潮汐文化」的办公室,今晚的灯光亮到了深夜。
  ……
  “什么,这个价钱都不写吗?老黄,你怎么,怎么……”林楚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话筒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
  这是第几个拒绝他的人了?
  林楚生也记不清了。
  他在媒体界混了半辈子,约稿被人拒绝的次数没有最近两天加起来的多。
  和摩根分手以后,他就全力投入到自己的“大计划”当中,动用了几乎所有的人脉,寻找那些他认为有可能加入围剿张潮行列的评论员、专栏作家和媒体记者。
  但几乎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而且态度都有些奇怪,话里话外仿佛林楚生没对他们说实话一样。
  不仅是纸媒界约稿困难,他的那些舆情分析报告在企鹅、千度等互联网公司的公关部门那里也备受冷遇。
  尤其是企鹅,总部就在一城之隔的深圳,他还是亲自跑了过去,托了关系,找到了人家公关部门的老大,结果最后得到答复是:“很感谢您对我们企业的关心,您的报告我们会仔细斟酌,有消息了就通知您。”
  这和拒绝有什么分别。
  林楚生都快疯了!他是从摩根那里要了一大笔经费来做这件事,总不能每篇文章都自己写吧?那肯定会变成笑柄的。
  实在忍不住的他,硬是找到一个住在羊城的拒绝他约稿的专栏作家,请人家吃了一顿大餐,又喝了一顿大酒以后,醉醺醺地问道:“老李,你实话和我说,为什么不肯写批张潮的稿子?这么好的机会……”
  「老李」闻言,脸上泛起了一个暧昧莫名的微笑,过了一会儿才道:“你真的,不是和张潮一伙儿的?”
  “嗯?”听到这个答案,林楚生都懵了。
  「老李」仔细看了看他的表情,发现不像是作假,才道:“我……我们都认为这篇「至暗之日」的作者「定风波」就是张潮,和上次《狗日的张潮》一样,他又准备钓鱼呢!
  狗日的张潮,还想来第二次!老子才不上当!「定风波」,呵呵,不就是想我们这些人都‘定’了呗,好显得他有多能耐!呸!
  老林,你可别上这个当……”
  林楚生闻言,差点一口老血就要从嘴里喷薄而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